《一个深圳高级女白领的真实世界》
第9节

作者: 廖若星尘
收藏本书TXT下载
  待客以诚。与人合作,实力是条件,诚意是基础,有诚意哪怕实力略有不足也会更令人放心。有好几次,谈合作时,对方以貌取人,武断否定我。有个五十多岁的老板,很直接地说:“你这样的黄毛丫头也来和我谈生意?!”我请他吃饭,他勉强去了,一上桌就申明聊天可以谈合作就免了,态度冷漠。我也绝口不提公事,只是聊家常。我和他谈自己的职业目标,人生理想。他越听越感动。最后主动谈到合作,说交给我踏实。我诚心诚意帮客户做事,象为自己做一样。换来对方的信任,不少人最后都会邀我加入他们的公司。我的婉言谢绝,不为利所动,更让他们赞叹。

  待己以严。我要求别人做到事,自己首先要做到。工作必须百分百投入,不允许偷懒,更不准投机取巧。对公司忠诚,也不占公司任何便宜。我对己严,上司才信赖,下属更信服。别人想抓我的错都很难。其实这才是在办公室政治中保护自己的最有效手段。
  第十八 换位
  说到办公室政治,再完善的企业也不例外。办事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以良好的业绩被升格为分公司。人员也迅速扩张。我的手下增至三十几人。公司人多了,利益也多了,纷争不可避免。
  办事处变成了分公司,写字楼也扩张了不少。我升为技术部门的总监,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办公室不大,三面都是墙,剩下一面就是门和落地窗,正对着公共办公区。抬起头就能望见我部门的同事。我常看着外面发愣,我的同事可能认为在监视他们,个个很谨慎的模样,殊不知我在想事情。
  隔壁就是市场部总监的房间。隔音效果不好,有时能听见他的声音。也许是不投缘,我和这位同事的关系一直不咸不淡。但他和老总却十分亲近,常在一起消闲。也难怪,他们在总公司的时候就是上下级关系。
  我们的矛盾象初春的河流,冰面未消,底下已是暗流涌动。矛盾的起因似乎是意见不合,但本质是对于地位的较劲。矛盾明确化的表现,无非是相互指责工作不利。每次我都是据理力争,但从不和他发生激烈冲突。话点到为止,不了了之。既然存心找麻烦,根本就争不出个谁对谁错,也没必要撕破脸。
  但他好象不这么想。有时也不知道他和老总说了些什么,老总紧接着就找我谈话。虽然一般他都达不到目的,但三番五次搞得我很憋闷。我心里不计较吗?没那么虚伪。我偶尔火上来,真想骂他个乌龟王八蛋之类,最终忍了,觉得麻烦。

  僵局被他自己打破了。由于他的工作失误,导致一个客户不满。他竟与客户发生争吵,结果客户强烈投诉,甚至惊动了总公司。总公司派了高层过来了解情况。问到我的时候,我心想:小子,你也有今天!但嘴上却说:其实平时他都是很仔细的,这次客户也有不对的地方。我不愿再重蹈覆辙。落井下石并非君子所为。可惜我的话也不起决定作用。在客户的压力下,公司决定调他回总公司。他走了,市场总监的位置空出。总公司正准备再派人来,我考虑再三决定接受这个挑战。

  我之所以想转做市场。是希望拓宽自己的职业道路。只有多方面涉及行业知识,对行业更熟悉,未来的发展才具有更多机会。当然,我也衡量过自己的能力。首先我对市场已经比较熟悉,其次我也了解市场部门如何运作,加上我对技术的掌握,将有助于市场拓展。公司临时也不好调人,对我也有一定信任,于是,我曾培养的一名副手坐到了我的位置上,而我换到了隔壁房间。

  做技术和做市场,前者内敛,后者外向。一个注重循规蹈矩,一个强调随机应变。而且,技术高低与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做市场只看业绩,一目了然。所以,做市场更刺激
  没想到的是,我还没尝到市场的刺激,就先受到市场部同事们的刺激。这些旧部下,对他们老上司的离去,由于公司处理得比较低调,并不十分清楚前因后果。于是谣言纷纷,矛头全部指向我。最流行的说法是,我对市场部的高收入垂涎已久,如何使尽手段逼他出局。甚至有传言,我和来调查的高层在总公司就曾有一腿,他这次是专程来帮我的。天地良心!我和那高层根本就不熟,以前在总公司只开大会时仰视过他发言,我一小虾米,他能知道我是谁?!

  刚接手市场部,面对谣言,胸中郁闷异常。当然不会去解释什么,沉默是金,否则越描越黑。我装做什么都不知道,该干嘛干嘛。唯一给大家强调的是,我希望市场部的业绩比从前更好,每个人挣的都比以前多。而且,我很注意一点,凡是原市场总监立下的规矩,我依旧执行。也从不否定他做过的成绩,不对他做任何负面的评价。开始还有人抵触,日子长了,认同我的人逐渐增多。我以实力和真诚证明自己,谣言不攻自破。

  做市场,跑业务辛苦些不算什么。但有个方面,我一直接受困难。就是“商业贿赂”,俗称“拿回扣”“好处费”。虽然它已蔚然成风,甚至是行规,却与我的价值观格格不入。每次有对方提出“要求”时,他的嘴脸在我眼里变得十分丑陋,我表面欣然却心头厌恶。遇上贪婪的人,狮子大开口,还得委婉地讨价还价,痛苦!
  而另一个难以接受的事,是应酬某些喜欢往KTV里钻的男客户。本来唱唱歌也没什么,但我正襟危坐,他们总觉乏味。后来,我找到应对的方法。每次主动提出“人太少了,不如多请几个美女一起热闹。”这些人,不就是想背着老婆寻开心吗?找小姐就是了,完了我给小费。既不影响谈生意又不需搭上自己,何乐而不为呢。只是,看见什么不该看的事情,就视若无睹,或者出去打电话。当然这也不是最佳方案,最好是能不去就不去。

  日期:2007-09-15 00:06:14
  第十九 变故
  做市场也有令我愉快的地方。首先是挣钱的快乐。我当然很爱钱,有谁不爱?尤其是我这种曾经穷疯的人。初次看到工资卡里一个月就多了五位数字时,我贪婪地盯着取款机的屏幕,流着口水发了半晌的呆。再后来,我就基本搞不清自己究竟有多少钱了。反正要用就取,总算告别了掰着指头过的日子。反倒是那些有点资历却没多少成就的人,总用鼻孔看人。

  我就碰过这么一人。初次见面,半天不说正事,老吹自己。诸如在行内也干了十几年,在哪些大公司混过。见我不怎么"肃然起敬",又翻出几张报纸,“你看看,媒体朋友太热情了,非要给我这么高的评价,哈哈哈....."还有一位,私下问我年薪多少,我说不到十万。他神情顿时得意“你知道吧,**猎头公司已经把我列进他们年薪八十万的名单里了。”我不知道,这些人最终能走多远,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无论走多远,他们都不会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当然,精心准备的人又何止我一个.

  会议上,同事们个个争先恐后地表现.我的级别又算低的,老被安排坐在角落,连老板的脸都看不大清.发言的分量自然轻,一次两次很难引起领导的注意.吃工作餐的时候,也轮不到我和高层一桌.有胆大的同事在老板吃完抹嘴之际,凑上去套近乎.我在一旁看得心痒难奈,又不想象别人一样太露骨,干着急.我伺机与老板接近,总不如愿.有一次,管理会议在一个度假酒店召开.会议之余,同事们结伴去寻欢作乐.我却兴致索然,早早回房睡觉.第二天,去自助餐厅吃早餐,没看见一个同事.估计疲劳过度都起不了床.没吃几口,忽见老板踱了进来.我向他问候早安.他环顾了一下餐厅,只有我一个同事,便径直坐了过来.我紧张了几秒后,泰然自若.

  "你起得算最早吧,怎么昨天没和大家一起去玩吗?"老板很亲切.
  "年纪大了,玩不动了."我微笑而答.
  "你才多大啊,哈,哈,哈..."老板的脸笑开了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