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场危机,从不同的层面上可以给出不同的解释,解释的越深就越接近于其本质。如果我们抛开房地产泡沫次级贷款这些表面现象继续追问危机的深层根源,那么恐怕就不得不归之于国际金融秩序。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先看一下国际政治秩序的演变。
在20世纪初世界政治是无秩序的,或者说国际政治完全处于无政府状态。这种无政府状态导致没有一个机构能够维护世界和平,各国的战争行为不受制约,于是接连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二战之后大家意识到,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状态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个机构来部分履行世界政府的职能,维护整个世界的和平。这就是联合国的由来。从本质上说,当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之后,越来越紧密的联系需要有一个世界政府。否则的话必然出现人类每个局部也就是每个国家之内是有秩序的,而国际层面是无秩序的。问题在于,建立一个世界政府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以联合国这种形式来部分承担一个世界政府在维护国际和平方面的职能。
一个政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除了维护秩序之外,还承担着整个社会货币供应的任务。通俗的说,也就是各国政府都要负责如何印钞票以及印多少钞票这件事情,一般由各国中央银行具体掌管。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实际上要求有一个全球的中央银行来负责整个国际贸易中的货币供应。不过建立一个这样的中央银行远比建立联合国要困难的多,因为这里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维护世界和平对于维护者本身是没有什么直接收益的,但是掌握货币发行权完全不同,开动印钞机就能够获得无穷无尽的收益。因此这实际上不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国际政治问题,各国政府之间必定为此进行复杂的博弈。这个发行权要么掌握在地球手里,要么掌握在一个足够强大的国家手里,不可能建立一个世界央行去掌握它。这就导致了一个根本问题,各国国内的货币发行量是可控的,但是国际硬通货的发行量对其他国家而言都不可控,只由美国控制。美国如果不大量发行美元并维持贸易逆差,其他国家就没有美元可用。但是美国如果长期维持高额贸易逆差,必然会导致整个社会越来越高的债务负担,于是世界各国对美元的信心下降,美元出现信用危机。这是国际金融秩序的致命缺陷。
事实上长期贸易逆差对于美国的物质生活来说是必需的,可以源源不断的让各国主动把资源类产品输送给美国人消费。美国人已经习惯了大手大脚的生活方式,离开了其他国家的资源,日子是过不下去的。从二战之后到71年之前,美国的黄金储备足以支持其不断的发行美元。但是到了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泛滥的美元,尼克松宣布美元放弃与黄金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遂告崩溃。冷战时期西欧各国在安全方面都有求于美国,对于美国的这种赖帐行为无可奈何。不过这是远远不够的,美元必须再找到一个支柱来支持世界对美元的信心,这个支柱很大程度上就是美国的军事力量。美国首先支持以色列打赢一场中东战争,让中东各国的安全更加脆弱。然后基辛格出马穿梭游说,最后成功说服石油输出国组织使用美元作为石油贸易的唯一结算货币。美元通过与石油这种必需品的捆绑,成功化解了美元的信用危机。
冷战结束后,欧洲不再甘心居于美国的跟班位置。到了小布什时代,美元的泛滥和欧元的出现使美国有必要将石油和美元绑的更紧。不论911事件的真相是怎样的,总之美国有了一个出兵中东的理由,可以把石油产地直接控制在自己手里。战争导致美国的军费开支激增,小布什迅速花完了克林顿留下的所有财政黑字。为了继续维持占领并准备下一场战争,美国政府放松了金融监管。这种放松很可能是有意的,虽然现在还很难看到证据。放松监管之后经济畸形繁荣,美国政府的短期收入增加,但是其代价是必然导致泡沫的出现造成长期危害。而美国准备的下一场战争,也就是入侵伊朗的战争,迟迟无法付诸行动。要发动这场战争,美国必须从朝鲜半岛抽调兵力否则不足使用。由于朝鲜核问题迟迟难以得到解决,美国只好等待,结果在战争还没有来得及打的时候,美国经济的泡沫就破灭了。假使战争打起来了,那么美国的衰落将由对伊朗的战争引发。现在则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作用,使得金融危机充当了美国走向衰落的导火索。通过战争导致美国的衰落,恐怕时间会稍微慢一些;由金融危机来充当这个角色,过程会快的多。
简单的说,在现有的国际金融秩序下,理想的局面就是美国人什么都不干专门借钱消费,刺激其他国家的出口。其他国家再把挣到的美元拿来买美国的国债或者其他债券,让美元流回美国。美国人再次借钱消费于是往复循环不止。但是这个体系的基本缺陷在于,美国如果只是消费,其国际地位将不复存在,其他国家也不会承认美元的信用。于是美国必须做点什么来维持其超级大国的地位,这样就有了近年中东地区的连续战争,将美国政府的债务不断腿推向新高。不仅美国政府,其社会不断消费并发放债券,必然积累越来越高的债务总额,早晚有一天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债务危机,彻底压垮全社会的资金链,这就是金融危机。也就是说,国际金融秩序的基本缺陷导致其一定会解体,这是不可改变的趋势,问题仅仅在于美国社会的债务什么时候高到足以破坏全世界金融秩序的程度。金融危机的发生,实际上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的国际金融秩序彻底解体。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危机,而是一个时代的结束。金融危机不但会导致美国走向衰落,同时也会导致整个西方文明走向衰落。后面的章节将详细证明这一点。
注释1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欧建立的国际金融体系,因为当时的会议地点为布雷顿森林而得名。主要特征是,欧洲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这种局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美国的黄金储备在二战中大量增加,同时期欧洲各国实力在战争中衰退。
日期:2009-02-05 16:32:22
复合危机
如果在08年10月份还可以侥幸的认为金融危机不会向实体经济蔓延的话,那么今天恐怕不会有人还相信这一点。12月2日,美国财长保尔森和联储主席伯南克警告小布什,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美国将陷入比29年到33年大萧条更加糟糕的衰退。美国汽车三巨头距离破产仅有一步之遥。
金融危机的发生,已经说明了美国金融资本主义的破灭,美国不可能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在克林顿时期美国的经济发展是比较健康的,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建立在一场技术革命的基础之上。当时称之为信息高速公路,今天称之为网络技术。同一时期美国用休克疗法 摧毁了俄罗斯经济,兵不血刃打垮了东南亚经济,吸引整个世界的储蓄流向美国债券市场,有利的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网络泡沫在2001年破灭,时间上基本与9.11事件同步,此后美国经济发展已经不再是依靠技术进步,而变成主要依靠金融衍生产品。金融危机的爆发说明了金融资本主义这条路不通,眼下又没有任何新技术能够再引发一场技术革命,资本主义迫切需要再找到一条出路。如果美国的运气非常好,能够找到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并且走通的话,那么必然要在政治上进行重大的调整,如同资本主义在29年大危机之后的调整;不过现在的时代早已不同于八十年前了。也就是说,这场危机必然导致美国政治生活的巨大变化,实际上已经导致美国政治生活的巨大变化,大选的结果就是证明。因此金融危机绝不仅仅是一场经济危机,其必然从经济危机升级为一场政治危机,否则政治上的调整无法完成。当然进行调整的努力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那是另外一码事。目前的金融危机仅仅是一个复合危机的前期阶段。这场复合危机的影响力以及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的地位,本书将在后续章节详细讨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