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9-06-11 10:50:41
杨明峰不吭声,背着手在“泄密”边上来回溜达,眼睛不时盯着勤劳的母亲。
“泄密”再也不好意思继续下去了,转回身,如梦方醒般大惊小怪地叫道:“呀!你们有事吗?那我过一会再来。”
“呵呵,是有点事。”刘立新直截了当地说,“耽误你一小会。”
“嗨,你们是正经事,我这是闲事。”“泄密”说罢,骑士一样,昂起脑袋,迈开大步走出去了,可随后又转了回来,郑重其事地为他们轻轻掩好了门。
杨明峰见吉时已到,连忙拉过一把椅子,在刘立新对面坐下,急急地低声说:“你帮我分析分析,处长这是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呀。”接着就把自己含冤受屈的过程,简明扼要地给他概述了一遍。
刘立新手不停翻折着杂志的封底,眼皮下垂,面色凝重,听得全神贯注。过了好一会,再不见动静,才抬头望着杨明峰,皱着眉头问:“没了?就这么些?”
“没啦,就这些。”杨明峰眨巴了几下眼睛,感觉更晕乎了。
“你后来又见过小孟吗?”两人想到一块去了,刘立新看起来也十分关心这个问题,在询问的时候,眼睛里闪过一丝诡异。
“看见了,后来我出门上厕所,还碰见他呢。”杨明峰淡淡地说。他有意隐瞒了专门跑到隔壁办公室门口,窥探孟凡群踪迹的事实。因为坦白出来,不仅对分析案情没有用,还对自己没啥好处。他可不想让刘立新觉得自己太过算计。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假痴不颠,他从老爸书架子上学到的。呵呵,装傻,有时候是最好的自卫手段。
“这就对了。”刘立新慢悠悠地说,“这说明,会议取消了。”
“啊?就因为那个分配草案!”杨明峰眼镜片后面的近视眼,由于惊讶,眼球更显得凸鼓,“你怎么知道的?”
“我看到会议通知了呗。”刘立新显出一贯的成熟和老道,压着嗓子慢悠悠地说,“会议时间原定时间是在九点半,你上去的时间我记得还不到十一点。按一般规律推断,这种利益分配会,应该不能这么快就结束的。”
杨明峰没想到就凭他这个小喽罗,竟然还能搅和黄一次会议,霎时来了劲,向前探着身子,兴致勃勃地说:“哎,刘哥,那你就快给我分析分析这里面的原因呐。”
“我分析这里面的原因呀……”刘立新抚着额头想了想,“如果确实不是因为你,那原因应该就出在小孟身上。”他的大眼珠子又开始咣当了,“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文件内容在会前就已经泄露出去了。这里面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当事部门找了徐总或是达总了,他们觉得问题带到会上没有意义,索性不开了;还有一种请况是,你改的仅仅是无关痛痒的文字部分,徐总本来还要亲自修改数据,可是你没有及时给徐总,却给了小孟,徐总发现文件不能反映她的意图,就找理由取消了。还有……”杨明峰正听得入迷,可刘立新却不往下说了,抿着嘴似乎有难言之隐。
“哎呀,都说到这个份上,有什么你就说吧,急死我了!”杨明峰腻腻歪歪地央告他,“中午我请你去外面吃饭。”
“呵呵,那倒不必。”刘立新乐了,晃了晃脑袋说,“那好,咱们今天哪儿说哪儿了啊,你以后要是再问我,我可不承认。”
“嗯,内参,内参!我一定保密。”杨明峰赶紧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刘立新低低的声音,眼睛里露出一丝寒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小孟拿到你改过的稿子之后,自己动了里面的数据,而处长拿不清楚到底是谁做的。”
“不会吧!”杨明峰惊恐地脱口叫出来,“他有那么大的胆子,不经过徐总同意就自己改数据?徐总迟早会知道的!”
“那怎么不会?”刘立新坏笑着望着杨明峰吓得有些苍白的脸,“机关助理员写的东西,领导有时候不一定都能有精力细看,如果把前一年某单位的经费多写一点,他第二年的经费按一定的比例调整,就能凭空增加不少。”
杨明峰理论联系实际想了想,立刻就明白了,心服口服频频点头:“嗯,有道理,有道理。”
刘立新自矜地冷笑了一声,神神秘秘进一步引申道:“你别忘了,孟凡群可是人事处张处长的女婿,而且与朱宏宇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很密切,利益面挺广。”
天哪,闹了半天,这里面还这么复杂呢。杨明峰有些烦躁地说:“处长也真是,明明白白跟我说清楚,或是直接审我两句不就完了,还用得着这样出个迷,让我猜!”
“呵呵,你这就没经验了。”刘立新又笑了,大大咧咧地说,“小孟是咱们处里的人,领导哪能直接问你这些呀,那样岂不就显得太没有水平了吗。”
“妈的,孟凡群!”杨明峰咬牙在心里暗骂,“这不是借着老子的手,擦你自己的屁股嘛,而且最后屎盆子还要扣到老子头上!”
孟凡群虽然比杨明峰早工作三年,但是本科毕业,杨明峰是硕士毕业,两人同年同届,要说在硬件条件上,杨明峰比孟凡群还略胜一筹。不过,在至关重要的人脉关系和工作经验方面,杨明峰跟人家可就没法比了。杨明峰自己也十分清楚,凭他现在的实力,跟人家孟凡群较劲,现在绝对还不是个儿。投鼠忌器,吃柿子专拣软的捏,处长不拿他出火,还能找谁?况且,自己确实是事件的源头呀。
刘立新看见杨明峰呆呆的样子,好一会不说话,不觉打了个哈欠,说:“总之都有可能,呵呵,别想了。我的工作原则就是,想不明白就不要想,顺其自然。”他站起来推了推杨明峰的肩膀,“走,下楼吃饭去。”
中饭过后,杨明峰回到座位上坐下,拉开抽屉,取出上班第一天开始启用的那本暗蓝色皮面笔记本,翻开,写上今天的日期,后面是内容:
1、领导交办的事,直接向领导汇报过程和结果;
2、拿到外面的材料,一定要得到处长的批准;
3、经济工作,慎之又慎,到处都是陷阱;
杨明峰的这个本子,被他自己戏称为“手帐”。“手帐”是一个日本语中的名称,就是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事情的记录,也就是随手记的意思。领导布置的任务,自己的想法心得,电话号码,公、私业务的联系方式,甚至还有盗版软件序列号,有趣的脑筋急转弯题等等,内容五花八门,可却大都是一两行字,简单明了。不过每次,他都要写上当天的具体日期。
这种不正规做法的好处是,不必像《会议记录》那样,一定要工整严谨,一字不错,而是可以不拘泥于样式,信手涂抹。哪天有事情就记两笔,没事情也能几天不管。
“手帐”与一定要定时咳声叹气的日记相比,没负担,少隐私,好处多多。尤其是,等“手帐”积累到一段时间之后,还是一个各种资料的杂烩大全,是自己人生轨迹的一个记录。当然,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旦进入到“战斗”状态,多少还是自己的罪行自供状,只是外人不一定全都能轻易理解罢了。
日期:2009-06-13 02:14:12
杨明峰自己对自己有个基本认知,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要是让他可钉可铆,经年累月枯燥地进行一个流程,打死他也做不到。可要是容他一个宽松的环境,由着性子慢慢地折腾发挥,没准就能制造出一个满意的效果,而且往往还能超出预期,给人以惊喜。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