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美国需要美元,直接自己开动印钞机印刷不就行了吗?这种策略只能够有限的使用。如果滥发美元,一方面要造成美国严重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也会造成美元的地位动摇。不管美联储是个什么性质的机构,发行美元受制于美联储的资产负债,不能随意发行。美国每年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如果都用发行美元来填平,估计要发行一万个亿。奥巴马政府最新的预算案财政赤字一项就达到1.75万亿,靠印刷美元来填平是无法想象的。如此大量的基础货币增加,再加上银行间的信用创造,美元就成为洪水了。同时发行的太多,必然造成美元的贬值,那么各个债权国已经购买的美国债券或者股票收益就会缩水,其他国家的资本流入美国的动力萎缩。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债券的持有者大量抛售的话,美国各级政府的债券无人购买,财政会陷入破产的窘境。施瓦辛格之所以说加州财政要破产,正是因为加州的政府债券现在找不到买主。如果有人愿意借钱给加州政府,财政自然就可以运转下去。另外,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在政治上也是无法承受的,来自选民的压力迫使当局必须把通货膨胀控制在社会容忍的水平之下。所以美国必须吸引其他国家的资本流入美国,也就是说美国希望维持一个经常项目赤字而资本项目黑字的状况。
发行各种债券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包括联邦政府到州政府以及企业债券等等。当然发行债券是要付利息的,这个利息必须有来源。对于企业债券来说,就是企业预期收益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吸引外国资本流入美国股市也是一个重要途径。但是逐利是资本的天性,如果投资于美国的收益不够高,通常情况下大家就不会去投资。债券和股票之间有复杂的相互影响,企业预期收益往往也包括了股市的收益,也就是说以未来发行股票的收益来支付债券到期的利息。这样就有必要找到一种投资回报率足够高的东西,否则债券和股票都会没人买。炒作互联网概念曾经是一个办法,但是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就必须换一个炒作题材了。没有新的技术革命来支撑,这个题材就选中了房地产。为了炒作房地产,就需要让更多的人参与贷款购房,优质信用记录的人数不足,于是就找信用记录不良的人发行次级贷款。房地产的价格越炒越高,高到泡沫无法维持的时候,次贷危机就出现了。不过在炒作的过程中,参与者都是非常投入的,积累了大量的债务。而且由于金融业巨头基本都是跨国经营,一旦被债务压垮,影响迅速传导到其他国家,爆发出惊人的破坏力。
本节未完
日期:2009-04-06 12:57:22
债务经济与地产泡沫(续)
在这个推演过程中,还有一点需要补充。那就是为什么危机在这样的时间段爆发,美国需要吸引外国投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何以矛盾没有表现出来?这就涉及到美国吸引外国投资的另外一个办法。首先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前,美国贸易是顺差,这种危机也就不存在。当美国出现贸易逆差之后,就有了吸引外国资本流入的迫切要求。里根时期实行供应学派的经济学,主要政策是实行大规模的减税政策,刺激私人投资,同时启动了星球大战计划。这就造成了财政赤字和国债的迅速上涨。美国的国债从里根上台之初的1万亿美元膨胀到3.5万亿美元。这一政策使美国走出了滞胀,也开启了国债恶性膨胀的大门。由于苏联解体和冷战的胜利,里根时期的国债问题被掩盖了。东欧和俄罗斯局势的不稳定使得美国成为一个投资避风港,也就是说美国可以通过制造其他地区的不稳定吸引到外国投资,毕竟美国曾经是个没有遭到本土袭击的国家。这一招数美国政府后来再次使用,当欧盟建立后,美国发动了对南联盟的战争,又一次制造了地区不稳定形势,迫使欧洲的部分资本流向美国避险。另外,1997年的东南亚危机也可以看作是美国制造的一种不稳定,一方面东南亚资本流向美国避险,另一方面金融大鳄满载而归,自然带动资本向美国流动。
小布什上台之后,试图跟在里根的后面东施效颦。他一方面推动减税计划,另一方面大幅度增加军费开支,迫使美国的国债总额开始向天文数字靠拢。但是时代毕竟不是80年代了,里根上台之初没有国债包袱,即使增加国债美国也有一定承受能力。到了小布什时期,这种承受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消耗了,再继续向骆驼的脊背增加稻草,危险程度就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在中东地区发动的战争没有达到美国政府所期望的效果。而美国的贸易逆差随着大宗商品的涨价屡创新高,对于国外资本流入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从2000年的4134亿美元攀升到2005年的8210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开始反其道而行之,这也是格林斯潘当政时期的主要特征之一。一般说来为了提高债券的收益率,应当提高美国的利率,从而吸引更多投资。而格林斯潘在2000年之后的做法却是不断的压低利率,一直到把利率降到50年来的最低程度。其后果是借贷消费的成本降低,直接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畸形发展。除此之外,美国还实行了对房地产增值部分的再抵押贷款政策。也就是说,购房者可以把房屋的增值部分直接抵押提现,短期而言经济繁荣消费增加大家都陶醉于泡沫之中,但是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房地产泡沫的破坏力大大增强,形成了今天的局面。格林斯潘说话一向模棱两可,所以实行此种政策的真实动机难以确定。或许是在外部资本流入不足的情况下,美国通过炒作房地产泡沫来“创造”美元。或许是为了制造一个高回报率的投资领域,诱使外国资本进入美国的房地产业。更大的可能估计是当时格林斯潘是为了配合小布什发动战争的需要,以低利率刺激经济短期繁荣,筹集军费开支。不论动机是什么,结果是确定的。随着伯南克上台后,美联储的关注点转向了通货膨胀,利率的提高对于房地产泡沫产生挤压作用,直接导致了次贷危机的发生。次贷危机出现后,外国资本对美国资产的兴趣减弱,危机经过一年多的发酵后全面升级成为金融危机。
如果小布什政府发动的战争达到了预期目的,或许这一切会来的更慢一些。但是文明的冲突发挥了作用,中东问题的解决,远比打赢冷战更加困难。911之后的一系列战争,起到了加速美国衰落的作用。至此我们不得不走出经济领域,在更大的视野内分析美国的衰落过程。
本章小结
911事件是当代西方文明走向衰落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改变了美国社会的心态。
二战后的世界经济走势与油价之间有强烈的相关性。本次油价上涨时间漫长幅度惊人,对应着本次危机巨大的破坏力。危机将迫使人类文明进入后石油时代,深刻改变美国和全人类的生活方式。
争夺对于石油的控制权,使得美国开始军事冒险,加剧了文明的冲突。
从产业转移到全球化,是西方文明建立第二个全球体系的过程。这个体系的建立,也就预示了混乱的到来,全球殖民体系的历史将会重演,造成整个西方文明的衰落。换言之,西方文明即将进入第二个动荡期。
债务经济和地产泡沫是导致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与美国缺乏吸引外国资本的手段有关。
日期:2009-04-07 09:27:56
第九章当代西方政治与思想
在前面章节的讨论中一再提到,人类社会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各个方面是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的。因此美国走向衰落的迹象决不会仅仅存在于经济领域,其他方面必然也能够看到一些端倪。
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
《礼记•中庸》中说: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美国的政治同样存在这个现象,决不是单靠什么制度就能够代替政治家素质的。老布什下台,标志着美国二战老兵退出政坛。在二战老兵领导美国的时代,美国的软实力是在不断加强的。虽然美国在军事上遭受了一些挫折,但是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对全世界的吸引力丝毫没有受到影响。而伊拉克战争以及随后出现的虐囚事件,则让更多的人对于美国产生了反感,使得美国在文化上的影响力下降。应当说艰苦的战争环境很能够锻炼人,这一时期美国政策没有大的失误,与二战对这些老兵意志和谋略水平的磨练有很大关系。到小布什上台之后,美国的政策大失水准,将美国数十年苦心经营的软实力毁于一旦。这也说明了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治生于乱。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