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的散文笔记》
第16节

作者: 赶路人000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种方法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革命性影响是这样的,它进一步的让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卑微,自己的认识世界能力的局限,自己改造世界时去控制变量的不可捉摸和无能为力。也就是,在前面所说的。能且只能在十分、十分有限的程度上认识和改造世界。为什么这样说?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都研究了什么就会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的宏观经济学至今只是讲授了接近一半。我们一直关心的是,是什么决定了国民收入,在最简单的情况下,是自发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决定了国民收入。那么是什么决定了这些因素?边际消费倾向决定了消费,间接的决定了国民收入,那么又有什么决定了边际消费倾向?我们的智力水平在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时就显示出了局限。有很多很多因素可以决定边际消费倾向,甚至我们都不太清楚,那个国民收入是不是反过来决定边际消费倾向呢?除了边际消费倾向能够间接的决定国民收入,还有很多因素决定国民收入,比如我们对消费理论的进一步的探讨,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表明,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影响消费,进而影响国民收入,那么什么影响了人们的预期?莫迪利阿尼的生命周期说,人口的年龄分布也会影响消费,进而影响国民收入,那么什么影响了人口的年龄分布?消费暂且到此。投资也会决定国民收入,投资又是由利率决定的,那么利率就会间接的影响国民收入。利率又是由什么决定的?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利率,因此,所有决定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因素都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影响国民收入。我们这里讲了,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比如交易中的佣金的大小影响货币需求,那么什么影响佣金的大小呢?很多的因素,再比如,不确定性影响货币需求,那么什么影响了不确定性?除了利率,还有其他的因素影响投资,比如投资者的心态,国家的政策,那么又是什么影响了这些?所有影响这些的因素都会间接的影响国民收入。事实上,我们对这些影响的因素还远远没有穷尽……。看到了吧?我们现在只是在很有限的程度上进行了认识上的活动。认识都没有认识清楚,更不要说改造世界的困难了。

  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的局限可以这样来说,我们至今为止对是什么影响了我们要认识的目标还不太清楚,用数学的语言来说,我们还不知道我们的解释变量都有什么呢,怎么来认识被解释变量?!更要命的是,我们对这些解释变量之间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在互相影响更不清楚,这就给我们认识解释变量平增了更多的困难。认识都这么困难,怎么改造世界?!我喜欢看动画片《狮子王》,里面有特别有智慧的经典台词,记得狮子王木法沙带领儿子辛巴去看国土的时候说,我大致的翻译一下:孩子,你所看到的每一个存在的东西都是以互相依存的方式而存在,这些存在组成了一个精妙的平衡。作为国王,你要能够理解这种平衡,并且要尊重每个看似微小的存在。世界确实是一个精妙的平衡。也许其自身存在着某些调整的机制?!

  和伟大的自然比起来,人是十分渺小的。所以,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不过不用悲观,我们每一代的人,都是在伟大的自然面前从事着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工作,迄今为止,我们也做了不少的成就。理论也是这样,宏观经济学不容易,这是由这个世界的特点决定的。我们高度的赞赏、评价和感激那些此前在一点一滴做工作的人。我们也认为,只有这样,才是脚踏实地的做法,从而才让我们对“蝴蝶效应”的出现保持了乐观的态度。对我们每个人的要求也是一样,踏实的从小事做起,实实在在的做些工作。先不要去考虑创立一个一统江湖的理论体系,如果有这样的想法,我们认为至少是不成熟的。上面列出来的所有问题,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和做工作的地方。本来是有点私心的,打算把对这些问题的理解维持在一种垄断的程度上,自己来从事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是,我放弃了这样的想法。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高人也是多如牛毛。我们不知道谁是高手,原因是那些高手们都没有出来说话,还有原因就是信息传播的困难。中国的高手多,这也是可以证明的。自然界遵循着一种叫做正态分布的法则,这种法则说,只要样本足够的多,那么这个样本群体的情况就会呈现一种正态的分布。明白点说,比如人这个群体要服从正态分布的法则,含义就是天才肯定要有,蠢才也有,大部分人是普通人。更多的关于正态分布的法则的证明,大家可以看看,我们的沙堆啦,石堆啦,只要是随机的让它们落,必然呈现钟形的结构,这就是正态分布的含义了。中国的人这么多,所以高手肯定更多!所以大家都来做事情,那么肯定成功的概率就十分大!

  我一直十分的喜欢正态分布这个东西。我们几乎可以推演到任何一个方面。比如正态分布要求只要样本足够多的话,就会显示出整体的某些明显的特征。比如蚂蚁这个物种,数量很多,那么按照正态分布的预测,肯定要有不一样的。于是我们也可以观察到,蚂蚁是有蚁王的。再比如,蛇这个物种,样本数量多,那么肯定也会有不一样的,我们观察到,有的蛇有剧毒,有的蛇长的大。这就可以解释,我们人类的历史总会出现非常伟大的人。我们还可以把这个规则推演,比如我们都做一件事情,只要做的人足够多,肯定有做得最好,最完美的。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说,全民动员,人民是创造力的源泉。重视大众的力量,原因也大概在这里吧!

  呵呵,乱说一通。还是回来看宏观经济学。
  日期:2005-3-18 8:10:35
  工作之余又写了点,欢迎大家来读,也欢迎意见!
  继续我们的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的学习!掌握现有的理论是可能的。我们这里一直关心的是货币的需求是怎么决定的,因为只要知道了这一点,在货币供给一定的情况下,我们就知道利率是怎么决定的,进而就知道通过利率对国民收入可以施加影响。前面我们已经讲述了两种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这里我们来介绍第三种。第三种是根据凯恩斯的第三个假设进行的。他假设人们持有货币是为了投机的需求。这种假设实际上是在强调货币的价值储藏的功能。怎么强调的呢?我们现实生活中持有的很多的资产实际上是风险性的资产,这些资产的价值可能会随时的变化,最常见的是股票,其价格变化的扑朔迷离。债券也有同样的问题。正是因为这些风险性资产报酬的不确定性,才导致了我们多元化的投资。也是因为这些资产有风险,所以典型的投资者才希望持有一种安全性的资产,当有好的投资机会时,用这种安全的资产来进行投资。没有好的机会时就保有这种资产以维持财富水平。货币就是这样一种安全性的资产,前提是在一个经济情况比较稳定的经济中,也就是没有严重的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但是,持有这种资产也会有成本,那就是利率。

  在这种情况下,持有多少货币就取决于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和风险程度。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越高,那么持有很多的货币作为安全资产就不划算,如果那些资产的风险特别高,那么就要持有一定安全资产以维护财富水平。这里又涉及到不确定性,可见我们关于利率是怎么决定的因素中又多了十分复杂的东西了。资产的风险是由什么决定的?这也是一个问题。同时。利率的增加,也会诱使人们少持有货币,因为这就相当于我们投资的资产的预期收益增加了。如果利率很低,那么人们会持有很大的货币量,因为这种资产安全,而且考虑到流动性的时候,这样持有大量货币也是值得的。如果利率为零,那么人们会把自己的资产全部以现金的形式进行保存。那就是说,人们会持有任意数量的货币。这是个著名的陷阱,叫“凯恩斯的陷阱”。我们后面说,假如出现这个陷阱,经济会发生什么。

  现在我们结束了我们的货币的需求理论,我们之所以要讲货币的需求理论是因为我们想知道是什么原因会影响利率,进而通过投资影响国民收入。我们知道有很多原因,有些原因还是不好认识和操作的,这多少让我们有点忧郁。
  我们现在转而分析另一个问题。因为利率是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之前我们只是研究了货币的需求,把货币的供给设置为常数。现在,我们要看的是货币的供给是如何决定的。因为货币的需求不好控制,或者这个需求可能稳定在一个水平上,那么我们还可以控制货币供给来改变利率啊。
  所以现在我们看货币的供给是怎么决定的。这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地方。因为我们可以洞见我们观察到的现实的背后的东西。很大程度上,货币的供给是由中央银行来决定的。可是我们问,中央银行能完全的控制这个量吗?更深一步的问题是,中央银行是怎么决定发行多少货币的?我们一点一点的来回答这些问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