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七年,从月薪1200到39000的个人经历》
第2节作者:
飞跃的老虎 话题扯远了,我在东莞这家公司的职位是设备工程师,就是维护生产线的机器,线上的女孩子管我们叫修机的。这是我的第一份正式的工作,在经历了心酸的三个月求职后,我异常珍惜这份来自来之不易的工作,哪怕每个那少得可怜的薪水,公司给我们安排了两人一间的宿舍,回想起在深圳八卦岭那些凄凄凉凉的日子,我已经很满足了。有地方睡觉,有饭吃,还有热水洗澡,我知道这里不是我永远的归属,但是我需要得到别人的承认。
每天很早我就起来跑步,8点上班,我一般都会6:30起床,围绕厂房跑上两三圈,然后回去洗澡,吃早餐,上班,上班我很努力的跟着我的师傅去学习,每天把工作做一个小结,发邮件给我的直接主管,他没有要求,这是我主动自己做的,我不管他看不看,但是我相信他看了。
晚上下班后,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呆在宿舍里看书,在那些日子里,我看了很多很多书,机械、历史、管理的,把在大学该学习的东西重新学了一遍,偶尔会组织一起进厂的兄弟们出去放纵,有时候是喝点小酒、打打台球、唱卡拉OK,也会叫上生产线上的漂亮小妹妹,这样的日子很惬意,也很快乐,把我在深圳那些灰色的记忆慢慢变成五彩斑斓的天空。
两个月后,我的主管把我调到专门负责新机器开发的NPI组,也许是我工作时间比较认真,也很老实,在这两个月里,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把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PLC编程掌握了 - 本身我就有编程的基础,学会了生产线上大部分设备的基本维护,这些都是我以前可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
日期:2010-12-25 17:07:39
昨天是圣诞节的平安夜,大家都是怎么度过的?
回到家后,陪老婆孩子到街上逛了一圈,苏州的冬天实在太冷,后来一起去看了《非诚勿扰II》,除了葛大爷一贯的油嘴滑舌博得大家哈哈一笑之外,我想破头皮就只记住一句台词:婚姻怎么选都是错,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
结局有点悲剧,我不喜欢悲剧消沉的电影,不喜欢消沉颓废的人和事,人生苦短,为什么把自己弄得这么消沉,这么颓废,即使是我曾经灰色的深圳记忆,现在我压根就不想去回忆,因为那些最苦的日子里,我每天依然抬起头来,乐观的冲进八卦岭人才市场,一步步在深圳的大街小巷去寻找机会。
峰行伴天下兄弟,我不知道你做网络系统集成这一行几年了?我个人对这一行业业务的理解就是:根据你客户的要求和预算,选购适当的设备,整合出客户需要的系统,可能需要考虑客户3-5年的增长需求,把这一套东西做成一个方案,去参与客户的招标。上游都被国际上几大公司和中国的华为牢牢占据,中游就是一大堆系统集成服务商。我的理解对吗?
如果真是怎样,我觉得深圳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种业务的客户大都是新扩张的公司,或者刚刚成长起来的公司,如果你在这一行有一些资源,比如说上游代理商的关系,我建议你可以考虑自己做,目前在西部的重庆和成都,很多公司开始进驻,那里应该有一些机会,你可以和深圳的一些厂家合作,利用他们的资源和你的客户,这一类的业务都不需要太多的资本,谁能搞定客户谁就NB,如果你想成为这个领域的技术专家,那还是选择到上游的厂家去做研发,这可能需要你的资历,比如你的专业。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日期:2010-12-25 18:34:44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尽可能把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的章节序号,所以这一部分从第四节开始,我也不知道会写到多少节。
第四节
前面说到,两个月后,由于我珍惜这份工作,默默的学习和努力,及时和我的老大沟通,他把我调入到NPI组,我的主管 - 当时叫他老大,在那时我其实不是很喜欢他,总觉得他就是一个特能拍马屁的人,他特能折腾,在各种势力的斗争中,最终他成了这个新成立的NPI组的老大,他的职位还不是经理,只是高级工程师,但是他是以高级工程师的身份干着经理的话。我那时候是工程师I,往上一级是工程师II,然后才是高级工程师。
这个非常有活力的小组,人不多,还不到20人,却是集中了公司很多有着丰富经验的工程师,他们大部分都是高级工程师,除了我这个菜鸟,最低的都是工程师II,而且都是进厂一年多的老鸟。
部门总监非常看好这个小组,要知道在这家公司,部门总监的权力很大,管理着300人的工程部,总监是台湾人,曾经在很多著名的大公司工作过,以前我们生产线的设备都是总部开发,然后运到中国来,往往到生产线以后,很多功能不是很完善,而且界面都是英文,一些简单的维护,都不敢让生产线的员工自己去处理,这位总监在给我们新成立的小组开会说,我相信我们中国人一定能开发出和他们一样的设备,而且会更适应我们的生产线,以后设备功能的增加,变更,都不用去求总部的人。
我们这个组汇集了机械设计的,VC/PLC和电气的,工装设计方面的很多老鸟,主要分为四小组,机械设计/编程/工装设计/测试组,我这个菜鸟属于测试小组,源程序和设计图纸向大组内所有人开放,当然是开放阅读权限。
这时候,2004年春节也快要来临了,大家也开始准备回家过年,我刚来到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我也很想回家过年,这可是大学毕业后的第一次回家,但是我最终放弃了。我才工作两个月,身上就1000多块钱,我打了电话给爸妈,那时候家里还没有装电话,打到别人家叫他们来接,把身上的1000块钱给他们寄回家,叫他们安部电话,那时侯农村开始流行“村村通”,按一部电话也就300-400块。
几天后,春节前的第二个月工资也发下来了,我犒劳了自己,去买了几件衣服和一些吃的东西放在宿舍里,给老大申请了春节加班,其实春节加班也没几个钱,我们的基础工资是820,所以加班费也是按照820计算的,我记得那时侯生产线的员工基础工资是多一点。
我想加班是因为我没地方去,来东莞后,也认识了一些老乡和朋友,但是我不想去打扰,春节都是要和家里人一起过的。宿舍里,也有一些不回家的同事和刚进厂的兄弟,我们买了很多啤酒,在宿舍里度过了我2004年的春节……
大年初二,我早上8点就到了我们NPI组的工作室,说是工作室,其实就是以前一个仓库,靠墙的地方,是我们的电脑,中间摆满了满地的机器零件,工装,还有图纸,一大堆的测量工具……我一个人,就在那里呆了一整天,研究机械图纸,每一个工装的设计图纸,回到宿舍去把大学时候的机械参考书搬过来。
日期:2010-12-28 01:38:52
第五节
2004年的那个春节,是一个很孤寂的春节,但是也是一个非常有收获的春节,在那几天,我发现自己很多方面很欠缺……
第一,看不懂制图组同事画的图纸符号,因为他们全都是用美国机械制图标准,而我们在学校学的都是用的国家标准GB,我把和ASME的标准不同的打印出来,挂在我电脑的前面,一看图纸不懂的地方就查,知道完全把图纸主要的图纸弄清楚,其中发现几个地方标注不是很清楚,我全部打上标记,等同事回来以后再请教。
第二,英语很烂,很多专业名词看不懂,不知道什么意思,我就写下来,放在宿舍的墙上,其实词汇不多,几次之后都搞懂了。
好在那时候自己是个新兵蛋子,同事们也乐意教你,而且当时老大也没有给我太大的压力,测试组嘛,那时候还没有具体的事情干,因为设备还没有完全搞定,很多工装还在加工。
年初五,大家陆续后来上班,紧张的工作开始了,我们测试组的工作量还是不大,组长在准备一些测试的要点,测试顺序,测试要求,我就把它写成文档,有时候我缠着做工装设计的同事带我去加工厂,我想看看这些工装都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加工厂是公司内部的一个下属工厂,我的同事干脆交给我一个活,每次去验收的时候把我带上,让我给他干苦力 - 验收工装的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