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社会怎么了?用那些成功人士的标准衡量这些刚在社会上摸爬几年的年轻人。在我看来,那些所谓“成功人士”的成功不过就是他们早生了那么几年。他们在还有分配工作的时候工作,在还有福利分房的时候分房,在中国经济最繁荣的时候做生意,在门槛还没那么苛刻的时候坐上了管理的位子。于是我们这代人面临的是什么?拥挤的人才市场、高昂的房价、通货膨胀、狭小的晋升通道。我们在这个社会挣扎着,穷活、蚁族、蜗居,所有用出卖生活换取生存的方法层出不穷。我们能做什么?大部分人能做的也就是把同龄人踩下去那么几个让自己高一点,让那些坐在高处人们能多丢几口残羹剩饭下来。
小时候读到乔达摩得道的故事,一直都很奇怪。为什么人生的四苦是生老病死呢?生有什么苦的么?现在我懂了,“生”在中国的确是最辛苦的,因为无论如何你必须活着。
娘在电话里开腔了:“买房是我和姥姥的决定。你现在的工作不是企业了,不再是那种能随便跳槽的了。我想你是打算在公务员里好好的干下去吧?”“嗯,现在看是的。”“我想了想,以前觉得儿子跟着我在我身边才幸福,现在应该是儿子在哪哪就是我的家。你当年报考这个职位的时候,我就预感到你要考取了。我当时很恐慌,老了儿子不在我身边自己该怎么办?现在我想通了,我退休以后就住到你们那去。”这个理由很充分啊,我一时不知怎么说。“还有,小江什么都没有要就嫁进了我们家。我不想让她过着跟你租房子住的生活。”
说到底,妈妈是怕我在这边生活辛苦,想要给我一套房子安身。我眼前突然浮现出在家时,每天回家第一眼看到的景象:妈妈扎着围裙在厨房里忙得团团转。这个景象让我眼前有点模糊了,想家不过就是在想她。
“给你一百二十万,自己打算吧,有消息就告诉我。没事别打长途,飞信说。”
这个舍不得打长途,从来不在商场买衣服,喜欢淘地摊货,为了省两块钱步行一站路的老教师,掏出一百二十万的存款让我在这个国际大都市买房子。我这么大了,我自以为在社会上有些历练了,我自以为能够顶风扛雨了,原来我还是母亲枝叶小的小树而已。
我的心口有些疼,不是在痛心自己什么都不是。那里装满了母亲给的爱,而那些爱都太伟大了,搁在心里太沉。
日期:2010-11-22 17:04:57
买房从技术上来说,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认真审视其实跟去菜场买一颗大白菜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首先我得去找到这个“菜市场”。刚回到租住地我就赶紧上网了解一下这里的房地产市场。铺天盖地的关于楼价高昂的新闻让我瞬间感到有种眩晕的感觉。网络媒体真是一个极具冷幽默的存在,往往那些抨击高房价的社论会和天价楼盘的广告出现在同一个页面。我随意的找了一些一手楼盘的广告了解价位,发现老娘给我的预算也就够买个六七十的小户型。我先冷静一下思路,理一理思路。
老娘的要求很简单,三室套,离儿媳妇工作单位近(好吃醋!),有电梯。看来只能考虑二手楼了。其实在租房的时候我就已经隐隐的发现,这里的二手楼市场控制在中介的手里。这座城市有庞大的居住人口,有早早起步的房地产行业,这也就催生了房产中介的蓬勃发展。这么多年来的成长让中介成为地产市场不可小视的力量,这里的人们习惯于委托中介在市场里运作,这让中介在市场里颇有归属感——说直白点,中介几乎垄断了所有的二手房资源,他们拥有这个话语权。
这次如果跟中介打交道,万万不可再像上次租房那样了。我暗自思忖。买房毕竟是出手百十万的生意,中介在其中的抽成一定不会少,他们的操作会更严密不是简单的“握手传纸条”就能摆脱他们控制的。我胡乱想着,顺便看着网上涉及中介的房产交易案例。为了钱真是什么招都能想出来!有网友分享说完成一笔房产交易连房主面都没见过:还有中介从业者爆料好房源一般是不会平价出售的,有时候需要加价才能购得;更有记者揭秘中介往往吃完卖家吃买家,一笔普通的交易就能空手套得数万元。
此中有玄机,云深不知路!
晚上妻子下班跟她商量这件事。她第一反应就觉得这是压榨老辈人的血汗太愧疚了。我就开导她,反正现在眼看着就要通货膨胀了,东西一天比一天贵,这钱早几年买房说不定现在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所以赶紧趁着调控,楼市走向犹豫不定时出手,否则过俩月可能这一百二十万就只能当一百万花了。妻子假装想了想,作出决定了:听你的。
这丫头哪哪都好,就是不太爱思考现实问题。她觉得人的脑细胞是有限的,如果在一些地方用了太多,另一些地方用起来就会掣肘,而且太钻牛角尖是对自己心理健康不负责任的表现。她的脑细胞都用在了她的事业上。所以我估摸着刚才的话她没怎么听进去,但是那句“听你的”倒是真心实意。
我自己掂量了一下目前的局势。号称最强力的楼市新政刚刚出台,可是这几年每次“最强力”的新政之后一定是楼价更强力的补涨。我国在经济危机中表现出一种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气概,四万亿的现钞哗的一下就倒进了市场里。我在设计院做市场工作的时候了解到,这钱用起来是有期限的,很多地方政府在年底上马各种各样的工程,让这笔钱有地方去。最为瞠目的是,晋州全省的高速公路规划竟然打算做到村村通,有此可见这花钱也是一项费脑力的活。
其实中央也不傻,这所谓的四万亿并非全部中央财政拨付。给到地方的是配额,什么是配额呢?就是地方报个计划,比如说我要做一百个亿的工程,中央说好,给你四十,其余六十自己筹去,到时间我检查成果。本来这一招的本意不坏,中央投进市场的钱有限,却调动了地方上的资金从而让经济转暖。可哪个地方大员犯傻,会动员那些纳税大户掏出自己的家底来参与建设啊,这些自筹的资金基本都来自银行。换句话说,来自那些没有投资门路只能存钱进银行的普通公民。
巨鳄们手上的钱没动,银行甚至社保基金的钱被掏出来了,所以市面上可流动的货币瞬间增多。地方大员们突然多出那么多钱,怎么花?总不能把高速修到卧室吧。于是找了花钱最快的门路——房地产。大家都说房地产是地方政府挣钱的营生啊,怎么能花钱呢?咱们就得提到国企了。在政府的计划里,国企的投资花费也属于完成了国家的投资任务。于是国企融资参与土地竞标,往往就会爆出地王。来来回回那点钱这个手放进来那个手交出去,任务完成,土地到手,资金回笼,房价上涨。
那些什么宣传房地产灰色成本导致房价上涨的新闻基本属于一叶障目。房价的背后是就是赤裸裸的通货膨胀。因为这个市场利润高,这个市场饱和或者停滞后,通胀会像利润较低的市场蔓延。接着又会轮回到房地产市场。
所以我必须在刚被新政闷头一棍,市场没有完全反应过来的当口赶紧把买房的问题解决掉!
日期:2010-11-23 10:31:44
既然我现在处在半失业状态,国画教学的课程也只是玩票性质,我不如——去当一名中介。不如虎穴焉得虎子,中介掌握着资源,势单力孤的我没有办法打败他们那就加入他们。
反对首先来自妻子。她的态度很明确,你现在不是瞎折腾的年纪了,安安稳稳等着上班吧。接着是她搬来的援兵,我妈。老娘在电话里说,我可听说了,中介都是跟黑社会有关系的。别到时候看出你的卧底身份,把你打个半死。对着老人家,我只能“嗯嗯嗯,是是是”。挂了电话我就对妻子讲,这事我已经决定了,你也跟我娘说。小江哼唧了半天,最后还是同意了。
我联系了掇艺轩的负责人燕老师,敲定了每天下午四点开始上课。这样我有充足的上午时间可以支配。我挑了一个天气很好心情比天气更好的日子出门,在妻子单位附近的街道晃悠,想找一家门口贴着招聘广告的中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