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个老男孩在上海de求职and奋斗历程》
第2节

作者: 阿卡骑士
收藏本书TXT下载
  真实的情况是,我在上家投资公司只是做到今年4月就离职了,离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至今很感谢这家公司给我一个工作机会,因为,不管怎么说,这也是我在上海的第一份工作,从这份工作里,我这个来自于西部的人,真正感受了什么是上海工作的压力和紧张,刚上班的那段时间,我非常疲惫,记得印象很深的一次是boss让我把南京路的一栋写字楼一层一层的挨个check一遍,做上一个该楼的行业分析统计,我和我的助理(boss的外甥),因为我年纪大点,职位高一点,我从上往下,他呢,从上往下,时间又非常紧迫,那一路,走得我是香汗淋淋,娇喘连连,最后总算如期准时把这个大楼的业态情况摸了一个底。后来离开的原因是我整天面对很多诱惑,那个时候我的薪水试用期到手是3k,但是,每天都要出入上海最好的写字楼,接触很多客户,因为我是甲方,所以,有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应酬,时间长了,我的心态就变坏了,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有的时候,公司的利益就放到了自己利益的后面。这点,是我做的不对。要是我过去的boss无意中看到了这个帖子,我在这里,向您道歉。但是,现在看看公司选的写字楼,还是我当年力主推荐的那几个,我心里多少也有几分喜悦,因为,这说明,我的眼光还是不错的,在工作上还是比较给力的,哈哈。但是,民营企业也的通病是普遍待遇比较低,保障差,boss给人画饼的本事是一流的,我自己过去创业的时候,基本上可以说到做到。但是,他不行,后来有一次我和boss一起去田林路办事,路上他说,公司的年饭20个人才花了1200多元,性价比很高,一脸的得意相,他都不知道我那个时候都想抽他,因为,我是个在饭桌上是不说话,闷头夹菜的人,像我这样的人都没有吃饱,别的那些人就可想而知了,那是在漕河泾附近的一家饭店,公司抽奖的礼品头奖是2张世博会的通票,他还宝贝的不得了,又是照相留影的,又是发表感言的,看他那个鸟样,我当时差点把吃的吐出来。我姐姐在一家英资的公司里,头奖是一家欧洲十日游,姐夫在德资的一家公司里,头奖是50多寸的sony背投。唉,比不成啊,还是帝国主义好啊!我们自己的游击队,能成长成为阿里巴巴、新东方、分众传媒、携程这样的正规军还是少之又少,绝大多数都是十来个人马七八条枪,从那个时候我的心就凉了,后面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公司之前也就顺理成章了,这点合情但是不合理,我懂。但是,要是再来一次,我无非是做的更加巧妙一点罢了,但是,我还是会这样选择。

  那么,我回家乡究竟做了什么了呢?当然是毕业答辩了,我顺利的拿到了硕士学位。但是,是什么原因让我再来上海,而且,也许永远不会再回我的家乡呢?
  第一是工作,其次是一个女孩。
  我们就叫她晓月吧。
  未完。。。。。
  日期:2010-11-09 12:03:11
  坦白说,每次一想起她,我的心里总是有些异样的感受,虽然已经过去了好几月了,但是,很多事情,我觉得是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忘记的,就像很久以前《康熙王朝》中陈道明说的那样,她像一根刺扎在我的心里,刺得太深,不用再拔出来了。

  晓月是我研究生同学,和我不同(我就像楼上的那位朋友说那样,是工作后再考的研),她是保送的。
  至今我仍然清楚的记得第一次见晓月的地点,是在学校的学术交流中心,她是一个文静、秀气的女孩子,初次见她的时候,9月的家乡,那是真的秋高气爽的季节,她穿着一件青色的外套,很长的秀发,脸上挂着甜甜而又干净的笑,她略显羞涩的问我要了我的电话号码,呵呵,不是她对我有意,是因为我们是同一个导师。那一天是2007年9月3号,刚开学的日子。

  2010年9月11日,也就是2个月前,我又见了她一次,说真的,我不知道这次见面是不是最后一次,背景是我已经决定来上海了,而她,也考上了公务员,好像是省里司法厅还是女子监狱丨警丨察,我不是很清楚。
  晓月已经不接我的电话了,我是用同学的电话打给她的,我大概给她说了一下我的情况,而后说,我想见见她,电话那头的她迟疑了一下,说好在火车站见面,因为她考上公务员了,所以要回家一趟。
  火车站人涌如潮,我和我宿舍的2个同学心不在焉的想找个KFC吃点东西,火车站居然没有,找了一个饭店,东西又贵的要死,没办法,点了几个便宜菜,草草一吃。约定好的时间我去了,她在那里。
  “你还好吗?”走上前去,话还没有说完,我就有些哽咽了,而她却不说一句话,此时此刻,我真的是百感交集,心里对她的情感就像被一个顽皮的小猫搅乱了的毛线团,诸位朋友们,我真的想说的清楚一点,但是,3年以前,2年以前,1年以前,几个月以前的诸多往事,我实在是理不清头绪,我只是承认,我还是爱着她,深爱着她。
  日期:2010-11-09 12:41:58

  呵呵,不好意思,刚才有点跑题了,絮絮叨叨的说了一些自己的私事。
  今年4月我回家乡以后,一方面是毕业答辩,另一方面也是想看看家乡有没有更好的工作机会。
  回来以后,学校因为在本省算是最好的大学了,所以招聘还是比较多的(相对而言),但是,我的年龄真的是个很大的障碍,公务员我基本上没有机会了,呵呵,说句吃不着葡萄的酸话,我觉得公务员只有省一级或者省会以上的才比较好,而且是处于权力or财力中枢的比较好,而那些什么选调生计划,真的下基层去,能有多大的机会?我不知道,也许是我蜀犬吠日,少见多怪,不知道其中奥妙吧。

  说实在的,在家乡,我的工作并不是很好找,主要是年龄受限制,投了几个央企,都是这方面的问题,另外,我的专业也不是很好,中文专业,说白了,就是个有文化但是没有专业的人,除非成了易中天那样的人,而且还凑巧遇到了《百家讲坛》,呵呵,易中天先生研究生读的和我是同一个专业,还有央视的那个《face to face》(面对面)的王志,他的研究生也是和我一个专业。

  说到年龄,在找工作的时候,真的是个很大问题,我在研一的时候,上了一门选修课,社会学,老师年纪比我大几岁,他好像是川大的博士后,最后的作业是一个speaking,因为是合堂课,很多专业的人都有,我作为我们专业的代表。
  说来好笑,这样的peaking居然没有人用PPT,而我是用唯一的一个,最近买了一本liz的《别告诉我你懂PPT》,她说PPT可以改变人生,真的没错。我找了一些资料,从文学的角度审视社会学,图文并茂,加上我的口才还算不错,从禅宗的《坛经》说到了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从米尔斯的《权力精英》讲到了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还有很多非常令人深省的社会现象,我也提出了我的看法,这些都是用几个小故事穿起来的,总之,信息量很大,我的演讲大获成功,呵呵,说句不自谦的话,这绝对是我在研究生期间值得骄傲和纪念的事情。

  课后,老师找到我,邀我去给本科生再做个专场讲座,我当然答应下来了。呵呵,后来反响也很不错,有的时候,我自己觉得做个大学老师其实也蛮好的,可以做做学问,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别人,帮助别人。但是,现在的大学研究生只不过是最起码的要求,而且就算去了,也只能做行政工作。
  而我的劣势,年纪,真是要命啊。
  未完。。。。。。
  日期:2010-11-09 17:05:46
  呵呵,刚好理发回来,回答一下楼上的问题。

  其实,都说上海的生活成本很高,这话不假。
  但是,上海的生活分层真的是像大海一样,里面有鲨鱼,也有泥鳅,虾米,鲨鱼吃肉,我们这样的草民就只有吃草和吃浮游生物了。
  我现在和朋友合租的房子,一室一厅,面积55平米不到吧,房租1500元,在虹口区(坐车到人民广场也就是10站路左右),小区配套成熟,生活还是比较方便的,当然,房子比较旧了,但是,基本的家具电视空调以及厨房灶具等一系列都还是有的。我刚到上海,之前是朋友一个人租房子,他的薪水也就是4k多一点,一个人租房子,虽然压力大一点,但是,还是可以的,就是没有什么积蓄。

  我这个朋友,之前来上海的时候,一个月1500元也干过,只不过公司管住,后来换了一家公司,现在底薪4K,还有一些业务提成。
  所以说,什么人都有什么样的活法,我们中国人是全世界最吃苦耐劳的民族了,刀架到脖子上都不会反抗的,也许早已忘记了“斩木为竿,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了,但是,话又说回来了,现在要是有什么不满,要“斩木为AK47,揭竿为轰炸机”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想想美国的奠基者们真是伟大,允许老百姓有gun,那种对政府和权力发自骨子里的不信任,使得美国人民活得比我们像人多了。纵观现在社会上这几年关注的热点,那一个不是都是那些和我们一样的处于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弱智群体?从谭卓之死,到现在的my father is liGang,小草的权利和权益都是强者肆意侵凌的后花园,想到这里,心里真是堵得慌。

  日期:2010-11-09 17:51:16
  在家乡的时候,我前前后后投了大概十几份简历吧,因为回去的时间有点晚,很多招聘会都结束了,所以有些比较好的机会没有赶上,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