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局——屌丝只能个人的逆袭与绝大多数屌丝的坟墓(越忙越穷的时代)》
第7节

作者: 湘西印象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而外资在中国投资赚取的利润,要么从央行手中兑换成外汇回去,要么就以人民币的形式存在中国的银行,还有一部分在中国的股市、楼市等等,超高中国的资产,并从中套利。
  假使在2000年,有100亿美金,在汇率为8.6:1的情况下进入中国,兑换成860亿人民币。即便外资在国内屁事没干,就是存在银行吃利息,到了2012年,汇率调整为6.3:1的时候,860亿人民币/6.3=136.5亿美金。也就是说,外资或者说是热钱100亿进入中国,即便什么是都不干,因为汇率的调整在十年内赚到36.5亿美金。倘若再在中国炒炒房子,捣腾一下股市、投资一下其他资产,这个数字会更加的庞大。

  所以说,在汇率是8.6:1调整到6.3:1的情况下,算是白送外乎储备给别人。也就是说,中国辛辛苦苦生产出的东西卖给全世界,换回来的外汇储备盈余在汇率变动的情况下无端的遭遇损失。咱们忙死忙活赚来的钱,本来是打算买些东西自己享受的,现在溜达一圈又被被人收回去了。
  在中国国内的热钱何止是100亿美金,热钱的进入本来就是通胀的原因之一,然后爆炒国内的楼市、股市等等,赚取的利润可能翻翻,倘若热钱和外资手中的人民币在短时间内流出,即便是三万亿的外汇储备都可能被洗劫一空,引起剧烈的金融动荡。
  还有的不要忘记,购买两房债券和美国国债的一万多亿外汇储备在短时间内还难以兑现,远水解不了近渴。
  对人民币升值施压一石二鸟。如果人民币也是世界储备货币,在美国国内也有等量的人民币,他还会要求人民币升值吗?
  一切现代金融理论都是不对称的金融理论,当金融理论与意识形态,特别是自由、平等、全球化挂钩一些很容易被蒙蔽了双眼。
  还有就是日本,遇到危机就主动贬值日元,搞得别人很气愤。
  日期:2012-04-23 14:33:11

  解读全球化:苹果的启示
  “全球化”听起来非常的美妙,费尽周折,终于融入了世界的潮流。其实不应该去指责全球化的趋势,但全球化里有很多问题需要认识清楚,不然问题会相当的严重,甚至让人不寒而栗。
  恕我直言,如果没有全球化,西方世界的高福利社会几乎难以为继。西方的高福利社会主要是以高工资、低物价、和税收的转移支付构成的。比如一个美国三口之家,年收入低于18000美金(大概)就属于贫困人口,这个家庭没有自己的房子,依靠租房生活,每个月的房租是345美金(三室),这样的房子并不算便宜,倘若这个家庭承担如此高阳房租的话,生活肯定非常的艰难,倘若政府每个月补贴300美金房租,而个人只要支付45美金的话,你会不会吃惊呢?是的,这不是假设,这就是事实。

  人们会觉得奇怪,全球化确实让我们拥有了之前不能拥有的东西,全球化真的很美妙,在此文开头就已经说过,其实并不美妙,因为你之前没有劳动,现在劳动了。之前国内一台冰箱都生产不好,现在流水线上的冰箱产量及其惊人。
  全球化究竟代表了什么,全球化和全球金融是如何转动的,财富是如何转移的呢?这也是我们越忙越穷,且越危险的一个原因。
  笔者经常用现实的例子现身说法。
  美国人为什么不仇富?却对他们的个人奋斗,即实现美国梦的人们非常的敬佩,他们确实是美国人民的英雄。就如苹果公司,是美国社会毫无疑问的大英雄。
  苹果手机在研发、生产、销售各个环节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而一台苹果手机材料成本非常的低廉,科技成本价格非常之高。在全球化的运作下,可能只有工业设计、和核心的程序即操作系统属于苹果公司开发的,其他都是外包给其他国家,而中国只做代工,是产品链条上的最廉价一环。

  苹果公司一年的利润数以百亿计美元,苹果公司CEO的年薪是富士康一个员工工作六万年的收入。很多人会觉得,不同的人创造的价值不同,这里不去追究个人的价值和创造财富的能力,而是看全球化的利润是如何分配的。
  苹果公司一年为美国创造的税收暂且不论,但看苹果公司的CEO年薪一亿美金,需要交纳30%的个人所得税,约合3000万美金,如果他到老了以后将自己的遗产传承给下一代,他可能面临60%左右的遗产税。也就是说,在美国,如果真的希望自己的财富可以无限制的传承给下一代,那是不可能的,所得税和遗产税在不就得将来会将这一大笔财富消融,让其进入社会的另一个大循环中。

  像苹果、微软、谷歌这样的巨无霸企业,智力创新性企业,他们将自己的产品销售到全世界,他们给自己的员工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也为美国提供了大量的税负。这些财富通过社会福利支出转移支付到普通人手中,普通人又可以购买他们生活所需要的物品,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大循环。
  在这个大循环中,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决不能乐不思蜀。培育出强大的,具有真正竞争优势的企业才是一个民族的幸运。在新一轮的全球化中,作为邻居的韩国,他们的三星、LG、现代集团等等,也可以与苹果公司一样,将自己低消耗,高价格的商品行销中国。
  在我们不明白西方国家财富调节机制的情况下,很难想象,为何西方国家的劳动者日子过得越发的轻松,工资待遇又是非常的高,失业的低保比我们的工资还要高,他们的钱从哪儿来?明白了这一个超级全球化的循环,豁然开朗。
  因为一个苹果手机可以换取中国普通人一个月的劳动,当一个国家这样的企业足够多时,其他国家的人不就是在维持自己勉强生活的前提下为别人忙活吗?
  其中最为危险的不仅仅是这样的循环,毕竟他们的科技,生产出来的物件确实让人心服口服的好。

  日期:2012-04-23 14:45:40
  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低附加值的无限制出口,产生再牛逼的GDP,对于全球化的主导者是最开心不过的事,倘若中国有像三星、丰田等这样的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的出现,才是西方国家的噩梦。而我们却沉醉在代工和与人合资的快乐中忘记了独立自主中的自主创造。
  在你的土地上用你的廉价劳动力,用你的煤炭、电力资源,生产出高价格的东西,然后一部分卖给你,一部分销往其他国家,赚取的利润通过各种渠道输送给本国的国民,然后购买中国廉价的低附加值产品。
  这就是全球化,这就是为何华为这样颇具竞争力的企业境外拓展屡屡碰壁的根源。
  这样的模式不得到纠正,高房价,高通胀不可避免。

  日期:2012-04-23 15:03:39
  谁是世界央行?十年前回答这个问题,美联储当之无愧;十年后,有人对这个判断提出了质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