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大国斗争内幕:美国出卖日韩,中国放美国一马》
第14节

作者: 瓢之漂水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们必须看到的一点是,从伊核会谈开始,北京拿到的红利是最多的:三通台湾,整合东南亚,渗透中亚,联合非洲,布子南美,交好中东。不过,中国在得到这些好处的同时,也让美俄欧三方对中国非常不满,因为中国在通吃三方——东南亚和南美有美国的地盘,非洲有欧盟的地盘,中亚是俄罗斯的地盘。现在,美国为了改变被三方通吃的局面,拉拢两家对付中国,而逼迫中国回吐一部分战略利益也符合欧俄两家的利益,所以这种三打一的局面是非常可能出现的。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北京及时调整了自己的策略,改成了“联弱斗强”。“弱”是指巴西、土耳其、沙特等地区大国,“强”则是指美欧俄三家,注意,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已不再是个超级大国,他对世界的综合影响力已经在中国之下了。

  应该说,联弱斗强是非常高妙的一招,这一招直接让伊朗受益,在接下来的联合国安理会上新通过的制裁案中依然没有被经济制裁。这一点将会在后面详细展开。在联弱斗强的同时,中国对美俄欧三方不再向以前那样明显的联合两家打击一家,而是变成了对三家既拉又打:
  对美国:攻击美元霸权的行动是不折不扣的,对美国企图切断巴铁通道的行动是坚决回击的,对伊朗的保护也是诚心诚意的,对G2是坚决不买帐的。但是只要美国为保美元霸权而对中国做出实实在在的让步时,中国又会策略性的暂时停止攻击美元霸权,帮美国维持一下局面。
  总之,对美斗争的原则就是通过对美国施加强大的压力逼迫其一步步的对中国让渡利益。而对俄罗斯和欧盟,则是尽可能的拉拢,用以增加对美国的压力,当他们被美国挤兑的快要挺不住的时候,中国就会出手拉一把防止他们彻底垮掉,比如在俄罗斯肢解格鲁吉亚时中国持支持态度,在希腊债务危机时对欧元也是尽量帮助的。但是,每当俄欧两国做出有损中国利益的行动时,中国会毫不犹豫的坚决反击,比如俄罗斯企图拔掉吉尔吉斯美军基地时,欧盟打达赖牌时。

  在接下来的二三月份,发生了几件大事:亲俄的亚努科维奇当选乌克兰总统,韩国天安号警戒艇被击沉;希腊债务危机逐渐演化成欧元危机;伊朗在核燃料交换问题上反复无常。
  这几件大事看似各不相干,其实是一个局势的几个侧面:美国战略翻盘的关键,是拿到一份有价值的伊朗制裁案,同时稳定阿富汗局势。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美国对俄罗斯让步,亲俄的亚努科维奇得以上台;同时,美国在巴以和谈和沃索沃两个方向对欧盟让步,而欧盟拒不增兵阿富汗。伊朗呢,通过在核燃料交换问题上时软时硬的表态,配合欧俄两方的节拍,打乱华盛顿的步调,再加上受制于中国联弱斗强方针的压力,美国迟迟拿不到经济制裁伊朗的方案。

  为了更好的离间美欧两方,中国开始下意识的把欧盟引入朝鲜半岛。要知道,按照华盛顿的规划,欧盟应该被屏蔽在亚太经济圈之外的(APEC)。现在,中国主动当介绍人,欧盟自然是求之不得的。把欧盟引进来,虽然不能全面启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至少可以减轻一下朝鲜的经济压力,还可以更大程度的把欧盟从美国身边拉开,进而激化欧元与美元的矛盾。但是,美国不愿意看到欧洲人登陆朝鲜半岛。为了把欧盟档在朝鲜半岛以外,美国制造了天安舰事件。试想,欧盟怎么能和刚刚制造了天安舰事件的“主谋” 朝鲜建立外交关系并加强经济往来呢?这又让韩国和日本怎么看欧盟呢?

  中俄欧三方都知道天安舰的事是美国人干的,却没人说出来,为什么?欧盟不说,是因为他与美国同属北约,需要照顾面子,再说在希腊债务危机的关键时刻,不希望被美国再下狠手;中国不说,则是乐见美国算计欧盟,欧美矛盾加剧;俄罗斯不说,是因为说了他也得不到好处,反而会影响美国在东欧和中亚对他的让步,毕竟俄罗斯没有真正给予美国想要的配合。


日期:2010-10-03 14:22:27

  尚淡雅网10:
  为了警告迟迟不增兵阿富汗的欧盟,华盛顿一步步引爆希腊债务危机来打压欧元了。09年10月,当时的希腊新政府宣布09年财政赤字水平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2.7%,远高于欧盟规定的3%的上限,希腊债务危机浮出水面;到了12月10日,美国惠誉落井下石,把希腊主权信用降级,希腊债务危机开始升级;在希腊债务危机的拖累下,欧元也从09年10月份的1欧元兑换1.5美元跌到12月份的1。42美元。

  希腊债务危机出现以后,欧盟中最大的经济体德国不愿意救助希腊,因为希腊本来是没有资格加入欧元区的,他是通过作假账才混进去的,对此,德国人非常愤怒,而且德国自己也面临人口老龄化、贫困人口增多、社会不平等诸多社会经济问题,也需要大量资金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这时再拿钱出来救助希腊,德国老百姓很难接受。到了5月份,希腊债务危机火烧连营,欧元汇率打穿了1:1。3美元,这时,法国人急了,以退出欧元区要挟德国出手救人,意大利西班牙也加入了反德阵线,再加上希腊人开始病急乱投医要跳出欧盟框架求救,不得已,德国人在5月7日通过了救助希腊的决议。

  随着救助希腊方案的通过,全球局势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美国开始一步步的把炸沉天安舰凶手的帽子往朝鲜头上扣,慢慢把欧盟挡在了朝鲜半岛之外;同时也用救助希腊的行动对欧盟进行最后的劝告,再不增兵阿富汗和支持对伊朗进行经济制裁的话,欧元可就真垮了。与此同时,伊朗核问题也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下面先从时间上看一下先后发生了哪些事:
  北京也开始全面施展联弱斗强策略:这次用到的“弱”国是是土耳其和巴西,他们虽然是地区性强国,把他们放在全球高度,都算弱国,是地球村里的群众。因为美国对欧盟和俄罗斯的让步,让中国可能面临以一敌三的局面,所以中国也改变了自己的斗争策略,从以前的联合俄欧对付美国变成了发动群众闹革命。中国在与这些国家建立良好的关系的基础上支持这些群众在各自地区挤兑美国、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在伊朗核问题上需要帮手的时候,中国就把他们托起来顶一把。要知道,伊核会谈是中俄欧美四方角逐全球利益的地方,其他国家根本进不了场。现在,在中国的引荐下,两个不怎么强的国家巴西和土耳其却在这个竞技场上露了一回脸,还从中拿到了好处,自然让这两个国家非常高兴,对于把他们托进来的中国,他们也是感恩戴德。下面按时间顺序分析一下这一轮斗争的全过程:

  随着欧盟在救助希腊问题上表现出向美国妥协的姿式,拿了美国人好处的俄罗斯开始警告大声伊朗必须让步,之后伊朗示软,重启核燃料交换方案。看到了欧盟和俄罗斯态度的美国则对伊朗表现的异常强硬,号称要对伊朗实施严厉制裁。这时,为了防止美俄欧三家达到一致、形成对伊朗真正有杀伤力的制裁案,北京把巴西托了起来(之前土耳其已经进场了)进场搅局(4月27日,巴西表示愿意让伊朗在巴西领土上进行核燃料交换)。在表示完对美国的配合之后,普京毫不客气的伸手要求美国把乌克兰交给自己,奥巴马只得点头放行。

  进入五月后,局势进入高丨潮丨:德国刚刚通过了救助希腊的决议,伊土巴核交换就露出了成形的影子。到了5月9日,欧盟对美国妥协,通过了1100亿欧元的救助希腊方案。为什么说这个方案有是美国妥协呢?因为这1100亿美元中有300亿来自IMF,美国在IMF有一票否决权(欧盟也有),此前欧盟一直强调援助方案必须在欧盟框架内制定。当然,这1100亿欧元也不仅仅是为了救一个希腊,还可以从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欧洲的货币稳定基金,震慑市场的投机力量,必要时再拉一把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等挣扎在危机边缘的国家。

  之后,美国则进一步示好,支持在两国方案基础上解决巴以争端;可是欧盟依然没有增兵阿富汗。 17日,看到了欧盟态度的胡哥也表态坚决支持救援希腊。同日伊土巴三国签署核燃料交换协议,不过这时伊朗又做了一个让欧盟“深感疑虑”的动作,继续生产纯度为20%的浓缩铀——你倒底是要换呀还是要自己造呀?倒是以色列人说出了实话:“他们假装接受这种安排,以缓和局势和降低遭受更严厉国际制裁的风险,然后又拒绝完成交易。”对于伊朗的这种滑头行为,美国忍无可忍,18日开始在联合国散发制裁伊朗决议草案——虽说这份草案已经让北京改的不成样子了,但有总比没有好,通过了之后再想别的办法修理伊朗。

  土耳其和巴西的入场,完全打乱了美国的计划,本来美国是打算让欧盟和俄罗斯来分享这份核燃料交换协议的,现在被人抢走了。这时,俄罗斯和欧盟两方又向美国伸手了:老大,你给我们的好处让人抢走了,你打算再给我们点什么好处让我们帮你制裁伊朗呢?当然,我们的面子是不是比小巴小土要大一点?我们是非常希望帮你教训那个不懂事的伊朗的,我们不是不出力,只怪共军太狡猾……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