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看事生涯全纪录

作者: 焱莲


日期:2010-9-11 21:20:30

  我是一个通灵看事的,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和诸位朋友一起分享。
  想了很久,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写,我的文笔粗糙,水平低微,只是一个出道未久、经历无数磨难的香童弟马。只想讲述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让那些正在经历着磨难的同修们看到希望,可以坚持,一直到顺利通过仙家的种种考验,成为真正的通灵人。最终才能为有缘人治病解难,化解能够化解的累劫业障。能够让他们在世间少一点病和苦,多一分安和乐,也为仙家和自己多积累功德。

  上学的时候,是班里第一批入团的团员,当时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可是一路走来,经历种种科学不好解释或不能解释的事情。
  年幼时,农村条件很差,家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在农村当时的人是不计划生育的,也不采取避孕措施,可我爸妈在有了我哥之后的15年里居然就再没有过孩子,爸妈喜欢女孩,曾把我老叔家的姐姐要来养,后来有我之后,老叔又把大姐给要回去了。当时,只记得自己是多病体弱的孩子,一般大小的伙伴不生病的时候我都会生病,就是感冒发烧,常常夜里高烧不退,吃药打针都不管用,心疼我的父母(如今早已离我而去,想想我从小到大,父母为我这样的孩子做的那么多,我真是愧疚不已。无以回报。)想尽了退烧的办法,别人家孩子好使的办法,到我这就失灵。而且,当时住在东北的一个乡村,70年代初期的生活很贫苦,家里连窗帘都没有,每到病时,白天我的眼睛都不敢看光,妈妈就用被单把窗户遮上,可有时还是不行,我妈就用棉被把光线挡住,只留一丝丝的光。那时父母不懂,村里也不许跳大神,就这么一病多年,记得6岁左右的时候,打青霉素(当时算是农村里最好的药了。)把右腿打的不会动弹,只能拖着腿在炕上爬(因东北天气寒冷,当时家家都住火炕。秋季用泥土和麦秸和好成泥,做成像砖形的,但比砖要宽和长一些的,农村里叫土坯的东西,土坯晒干后搭砌成炕。每年秋季都要扒炕重新再搭砌。为的是冬季好烧,坑热乎。),很久不能行走,当时我父亲说,这孩子要废了吧,这腿要扎瘸了吧,这是哪辈子作孽了啊,好不容易得个姑娘,还要瘸了。。。

  可是每次病的尽管很重,每次吃药打针都不怎么管用,可是每次折腾完,过一段时间就会不知不觉的好了。包括只能爬的那次,后来居然不治自愈了,不但没瘸能走,还活蹦乱套的跑都没事了。
  当时太小,父母也没想那么多,从来没想到要找人给我看看。我总会把自己的梦告诉妈妈,小时候那几年一直做着一个相同的梦,和妈妈说的多了,妈妈也就不以为然了。梦里有两颗高耸入云的粗大黝黑的大树,还有一个黑衣人,记得是个男人。因为时隔30几年,现在已经记不清梦中人的容貌了,只记得在我身边不远,要带我去哪里的意思,那两棵树离的不远,我和那黑衣人在树的中间,有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当时的年代,在农村是几年也见不到一辆吉普车的)来了,把我拉走了。就这样一个梦,一直做到我家搬家到最近的县城。当时是需要布票、粮票、油票、甚至买棉花、豆腐、剃头都需要票的时代。我们在县城是盲流户,就是没有县城的户口,没户口就没粮本,就买不到平价的生活必需品。粮食和煤、油,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是议价。对于几代都是农民的家庭来说,搬家是如登天那么难的事,可是就鬼使神差的搬了,当时我12岁。这是我记忆中的第一个梦境变为现实的梦。也就是从小仙家就在暗中指点和陪伴着我。后来到2005-2006年的时候才恍然开悟,原来这么多年每每大事,都会在梦里影射的告诉我。只是因为天机不可泄,很少直接说发生的事,我自己又没有悟性,想不到哪个梦是提前告诉我发生哪件事。后来我就开始留心每一个能记住很多很多天,甚至几个月都不忘记的梦,到现实发生了事情之后,很快就会联想到哪个梦是告诉这件事的。

  后来上学了,老师讲的什么一听都会,做题也会,就是一到考试就考不好,脑袋里好像什么都没学一样,学习总是不很好。脑袋挺聪明,父母就说我不往学习上用心。家里困难,供我上学很不容易,为了交学费,妈妈会把全家人舍不得吃,才攒下来的鸡蛋拿去换钱,家里有一点点好吃的,因为我小,身体又不好,哥哥又比我大15岁,家人都会留给我吃。以致读书的时候我心里一直都很愧疚,总想拿回优异的成绩报答母亲和家人。(可惜直到最后也没有过让自己满意的成绩。)

  我是地道的农村孩子,家里没有钱,没有背景,没有关系,更谈不上靠山。自己的学习成绩又不优异。可是人生关键的路口,总是歪打正着,总能踩到点子上,做出正确的选择,以致后来的人生,像连环一样,一环扣紧一环,仿佛差了哪一环都不会有今天。从故乡春季碧绿的麦田走出来的农村女孩,走到了一个车水马龙的小城,又从这个第二故乡的小城,赶往另一个小城。之后又经历了一个远方小镇的短暂奔波,回到第三故乡之后又去了一个边陲重地,在那里我奔波在国界的两边,而且收获了我现在的家,接触到了佛家的一些书籍,也知道了自己的仙缘,只是当时说什么也不接,也不信,后来生意赔了,就算安稳了7年之后,我抛开夫女踏上了又一征程---北京。当时的想法只简单到出来打工赚钱,还上生意的债务就回去。可是一晃10年过去,风雨之中,在北京经历了人生中的重大考验波折和生死的洗礼。在我人生的中间点,亲身体悟了仙家的神奇和常人的不可思议。


日期:2010-9-12 15:29:00

  多谢各位捧场!我会尽量的一直接着写下去。只是因为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没有那么华饰。如有需要看事看香的,请留言,或者注明天涯,加我QQ;383020648.
  回首走过的路,一直感觉自己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人生中每到关键的地方都会出现贵人相助,都让我的人生有好的转折和提升。彷徨在十字路口不知所措的时候,就像有谁在指点一样,也总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19岁到我的第三故乡的小城,是受恩于我的大表姐。妈妈姐妹兄弟活下来的共10人,兄弟5人,姐妹也5人。这个大表姐是我大姨家的大女儿,那个年代的条件所限,都是多年不联系的,我的大姨就住在我第三故乡的这个小城。记得还是在那个出生的小村庄的时候,看到村里大人们写信,我也想写,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心里那时就觉得和大姨最近,虽然也只在照片里看过大姨,只知道有大表姐,也没见过,更别提长什么样了。(后来我真的就受大姨以及大姨一家人,特别是大表姐的恩最深),就决定给大姨写信,现在想起来觉得好笑,当时也就7、8岁的样子吧(具体的记不清了),看到人家的信上有很多的划拉的圈圈,我也不懂那是因为当时村里大人文化也浅,写错字了才划拉的,我也是刚上学,农村又闭塞,认识的字也不多,知道的事也少,什么都不懂,我也学着那圈圈的样,写几个字就划拉个圈。这就是我人生的第一封信,也不知道地址是否正确,带着无知的圈圈就发出去了。。。【当时谁也不会想到,十几年后,我还真的到了大姨的身边。(这是后话。)】

  家里的下屋(东北农村称仓房为下屋,是储存一年的粮食的地方。一般都是和住人的房子分开独立的,比住人的房子矮的。)在我家房子的东南角方向没俩步远的地方,坐在炕上正好能看到园子(家里房前自有的一小块土地,春季种下各种蔬菜,一家人一夏天吃的菜就都出自这块小园子了。)和下屋。记得下屋里的墙上钉着有一块小木板,木板上放一个墨绿色的小碗,小碗里常年放着小米。(当时最好的就是小米了,白面属于细粮,非常的少,一年也就过年的时候吃饺子才能吃到白面,那是我们的农村老百姓家根本就没有大米。)那时候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干什么的,只知道妈妈时不时的就把碗里的小米换成新的,在当时的农村,没有哪家过的特别富,哪家特别穷的。孩子们一年春节的时候有的家里孩子多的,还穿不上新衣服,只能给大的孩子做新的,身下的弟弟妹妹捡着上面孩子的旧衣服穿。我家只有一个大我15岁的哥哥,父母中年得我,在村里我几乎是最幸福的小丫头了,每年我都有好看的新衣服穿,妈妈很爱打扮这个迟来的姑娘,过年的时候还在交流会(一个村子只有一个供销社,商品品种也不多,过年之前才有的一个类似今天的临时集市一样的很小的市场,就集中在春节前的几天里才有,人们称之为交流会,会集中更多的商品和年货。)上给我买绸子做的一朵一朵的花戴。尽管那个年代缺吃少穿,尽管我体弱多病,但我过了一个快乐无比的童年,家里平安无大事的过着日子。

  后来村里查封建迷信活动,那时断断续续的一直在查,只是时松时紧而已。母亲的意思是把那板和碗藏起来,风声不紧的时候继续供着,父亲怕万一查出来出事,就把下屋里的小木板砸下来了,也把盛小米的小碗给摔碎了。。。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父母开始争吵,父亲在冬季农闲的时候开始赌钱,把家里的大柜撬开,拿走一年生产队里分的三十几块钱(那是一家人一年里的全部的钱)输了;还有一年把家里揣着猪糕(四声)的老母猪都给输出去了,眼看着被人家给赶走了;后来居然在抓赌的时候被抓关起来了。记忆里那几年总是流着眼泪的母亲,和争吵中的父母双亲。

  哥哥到了该娶妻生子的年龄的时候,本来处的好好的,到谈婚论嫁的节骨眼上就黄(分手)了。哥哥是一个典型的吃苦耐劳的农民,在村子里是有名能干的小伙子,可就是娶不上老婆。直到我们搬家到了我的第二故乡的小城,才找到了现在的嫂子。
  后来我来例假了,却比同村的女孩子都早,而且疼痛难忍,可以说是死去活来的疼。在家搬到第二故乡之后,有一次在学校疼的满脸的豆粒大的汗珠子直往下掉,脸色煞白,把班主任老师都给吓住了,从来没见过疼的这样的,亲自把我送到了家。之后的上学的那些日子,每到那几天我一直都是请假在家。家里尽管清贫,但父母没有间断给我寻医问诊,寻遍了全城最好的中医,三伏天都在喝中药,却只是有一些改善而已,这个疼痛一直伴随我来到北京才慢慢自行好转。有人说我是寒大,冬天我妈妈都给我做三条棉裤,别的孩子多的也就是只有两条:一条薄的,一条厚的,刚冷的时候穿薄的,三九太冷的时候穿厚的就行了。我是还有一条大厚的棉裤,就是没到三九冷的时候就换厚的,再冷的时候就换大厚的。脚上、手上、脸上都唔得严严实实的。常年喝姜红糖水吃姜片都不管用。还有人说结婚之后生了孩子就能好,可我生了孩子,还是没好,疼的时候脑袋顶着墙,几次都想不活了,不遭这罪了。可每次这么一想就会好一些,也就不再那么想了。之后下个月该疼还是疼。

  在我读书的这些年里,就再也没有过我能记得清晰不忘的梦境,除了撕心裂肺的痛经也很少感冒了。初中的时候家里还依然清贫,因为从农村搬到城里,父母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我的同学们给了我无私的帮助。没有一个同学因为我家境贫寒而小看我,或者不和我相处。过年的时候有往我家送糖的,有送瓜子的,有送面的。那时我们吃议价的,还有老师把家里的粮本里多余的粮食让我去领。班里我家几乎就是生活水平最低的。可是没有同学瞧不起过我。我的父母都是心地非常善良的淳朴农民,对我的同学都非常好,把平时舍不得给我吃的东西都拿出来招待我的同学。(今年元旦我的一个同学回老家看望同学找到我的电话,在1月23号借出差机会来北京看我,我们吃饭的时候还说,他在老家看到同学的时候,他们还想起一起去我家的情景,说还记忆犹新,说我爸妈真好。说不知道我家那时候困难那样,要不就少去我家吃闹了。)我班的同学无论男女都喜欢去我家里玩,特别是夏天,一到星期天我家的小院子里就聚好多的同学,有唱歌的,有朗诵诗的,有去园子里(搬到城里后住在离城最近的郊区,还有一块很小的园子。)找吃的的。每每都会引来邻居们的围观。

  后来父母离异,在当时是很丢人的事情,只有一个我最好的同桌知道,(这个同桌成为了我一生的朋友。)其他的同学都不知道,我也慢慢的变得自卑,慢慢的疏远了曾经一起欢笑的同学,也到了学习的关键时期。因为家庭困难,我没有报考高中,我想尽快的有份工作,所以决定报考中专,其实是自己的无知,使自己自不量力,当时的小中专很俏,一是成绩要特别优异,二是家庭要有后门。我是二者都不具备,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结果当然是名落孙山。我自己找老师,说我要蹲级(现在说降级),老师很帮忙,那时候的事也没现在这么复杂,这么难办,我就顺利的留了一年级,还痴心不改的又报考小中专,结果还是一样的名落孙山无疑。因为父母都没有什么文化和见识,没有要求过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一定要考取大学,一定要如何如何,也没有任何的意见建议给我,也算是我的幸运,在十几岁的时候我自己的事情我就自己做主,我自己去找人办,这次的落榜没有使我灰心气馁,我一直就以为是我的成绩不行,其实那年我在学校年级排名第三。是我这一生最好的成绩。我又找一位在我们学校实习的老师,分配到别的中学的王老师,王老师把我弄到了他


日期:2010-9-12 17:08:00

  回首走过的路,一直感觉自己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人生中每到关键的地方都会出现贵人相助,都让我的人生有好的转折和提升。彷徨在十字路口不知所措的时候,就像有谁在指点一样,也总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19岁到我的第三故乡的小城,是受恩于我的大表姐。妈妈姐妹兄弟活下来的共10人,兄弟5人,姐妹也5人。这个大表姐是我大姨家的大女儿,那个年代的条件所限,都是多年不联系的,我的大姨就住在我第三故乡的这个小城。记得还是在那个出生的小村庄的时候,看到村里大人们写信,我也想写,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心里那时就觉得和大姨最近,虽然也只在照片里看过大姨,只知道有大表姐,也没见过,更别提长什么样了。(后来我真的就受大姨以及大姨一家人,特别是大表姐的恩最深),就决定给大姨写信,现在想起来觉得好笑,当时也就7、8岁的样子吧(具体的记不清了),看到人家的信上有很多的划拉的圈圈,我也不懂那是因为当时村里大人文化也浅,写错字了才划拉的,我也是刚上学,农村又闭塞,认识的字也不多,知道的事也少,什么都不懂,我也学着那圈圈的样,写几个字就划拉个圈。这就是我人生的第一封信,也不知道地址是否正确,带着无知的圈圈就发出去了。。。【当时谁也不会想到,十几年后,我还真的到了大姨的身边。(这是后话。)】

  家里的下屋(东北农村称仓房为下屋,是储存一年的粮食的地方。一般都是和住人的房子分开独立的,比住人的房子矮的。)在我家房子的东南角方向没俩步远的地方,坐在炕上正好能看到园子(家里房前自有的一小块土地,春季种下各种蔬菜,一家人一夏天吃的菜就都出自这块小园子了。)和下屋。记得下屋里的墙上钉着有一块小木板,木板上放一个墨绿色的小碗,小碗里常年放着小米。(当时最好的就是小米了,白面属于细粮,非常的少,一年也就过年的时候吃饺子才能吃到白面,那是我们的农村老百姓家根本就没有大米。)那时候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干什么的,只知道妈妈时不时的就把碗里的小米换成新的,在当时的农村,没有哪家过的特别富,哪家特别穷的。孩子们一年春节的时候有的家里孩子多的,还穿不上新衣服,只能给大的孩子做新的,身下的弟弟妹妹捡着上面孩子的旧衣服穿。我家只有一个大我15岁的哥哥,父母中年得我,在村里我几乎是最幸福的小丫头了,每年我都有好看的新衣服穿,妈妈很爱打扮这个迟来的姑娘,过年的时候还在交流会(一个村子只有一个供销社,商品品种也不多,过年之前才有的一个类似今天的临时集市一样的很小的市场,就集中在春节前的几天里才有,人们称之为交流会,会集中更多的商品和年货。)上给我买绸子做的一朵一朵的花戴。尽管那个年代缺吃少穿,尽管我体弱多病,但我过了一个快乐无比的童年,家里平安无大事的过着日子。

  后来村里查封建迷信活动,那时断断续续的一直在查,只是时松时紧而已。母亲的意思是把那板和碗藏起来,风声不紧的时候继续供着,父亲怕万一查出来出事,就把下屋里的小木板砸下来了,也把盛小米的小碗给摔碎了。。。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父母开始争吵,父亲在冬季农闲的时候开始赌钱,把家里的大柜撬开,拿走一年生产队里分的三十几块钱(那是一家人一年里的全部的钱)输了;还有一年把家里揣着猪糕(四声)的老母猪都给输出去了,眼看着被人家给赶走了;后来居然在抓赌的时候被抓关起来了。记忆里那几年总是流着眼泪的母亲,和争吵中的父母双亲。

  哥哥到了该娶妻生子的年龄的时候,本来处的好好的,到谈婚论嫁的节骨眼上就黄(分手)了。哥哥是一个典型的吃苦耐劳的农民,在村子里是有名能干的小伙子,可就是娶不上老婆。直到我们搬家到了我的第二故乡的小城,才找到了现在的嫂子。
  后来我来例假了,却比同村的女孩子都早,而且疼痛难忍,可以说是死去活来的疼。在家搬到第二故乡之后,有一次在学校疼的满脸的豆粒大的汗珠子直往下掉,脸色煞白,把班主任老师都给吓住了,从来没见过疼的这样的,亲自把我送到了家。之后的上学的那些日子,每到那几天我一直都是请假在家。家里尽管清贫,但父母没有间断给我寻医问诊,寻遍了全城最好的中医,三伏天都在喝中药,却只是有一些改善而已,这个疼痛一直伴随我来到北京才慢慢自行好转。有人说我是寒大,冬天我妈妈都给我做三条棉裤,别的孩子多的也就是只有两条:一条薄的,一条厚的,刚冷的时候穿薄的,三九太冷的时候穿厚的就行了。我是还有一条大厚的棉裤,就是没到三九冷的时候就换厚的,再冷的时候就换大厚的。脚上、手上、脸上都唔得严严实实的。常年喝姜红糖水吃姜片都不管用。还有人说结婚之后生了孩子就能好,可我生了孩子,还是没好,疼的时候脑袋顶着墙,几次都想不活了,不遭这罪了。可每次这么一想就会好一些,也就不再那么想了。之后下个月该疼还是疼。

  在我读书的这些年里,就再也没有过我能记得清晰不忘的梦境,除了撕心裂肺的痛经也很少感冒了。初中的时候家里还依然清贫,因为从农村搬到城里,父母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我的同学们给了我无私的帮助。没有一个同学因为我家境贫寒而小看我,或者不和我相处。过年的时候有往我家送糖的,有送瓜子的,有送面的。那时我们吃议价的,还有老师把家里的粮本里多余的粮食让我去领。班里我家几乎就是生活水平最低的。可是没有同学瞧不起过我。我的父母都是心地非常善良的淳朴农民,对我的同学都非常好,把平时舍不得给我吃的东西都拿出来招待我的同学。(今年元旦我的一个同学回老家看望同学找到我的电话,在1月23号借出差机会来北京看我,我们吃饭的时候还说,他在老家看到同学的时候,他们还想起一起去我家的情景,说还记忆犹新,说我爸妈真好。说不知道我家那时候困难那样,要不就少去我家吃闹了。)我班的同学无论男女都喜欢去我家里玩,特别是夏天,一到星期天我家的小院子里就聚好多的同学,有唱歌的,有朗诵诗的,有去园子里(搬到城里后住在离城最近的郊区,还有一块很小的园子。)找吃的的。每每都会引来邻居们的围观。

  后来父母离异,在当时是很丢人的事情,只有一个我最好的同桌知道,(这个同桌成为了我一生的朋友。)其他的同学都不知道,我也慢慢的变得自卑,慢慢的疏远了曾经一起欢笑的同学,也到了学习的关键时期。因为家庭困难,我没有报考高中,我想尽快的有份工作,所以决定报考中专,其实是自己的无知,是自己自不量力,当时的小中专很俏,一是成绩要特别优异,二是家庭要有后门。我是二者都不具备,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结果当然是名落孙山。我自己找老师,说我要蹲级(现在说降级),老师很帮忙,那时候的事也没现在这么复杂,这么难办,我就顺利的留了一年级,还痴心不改的又报考小中专,结果还是一样的名落孙山无疑。因为父母都没有什么文化和见识,没有要求过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一定要考取大学,一定要如何如何,也没有任何的意见建议给我,也算是我的幸运,在十几岁的时候我自己的事情我就自己做主,我自己去找人办,这次的落榜没有使我灰心气馁,我一直就以为是我的成绩不行,其实那年我在学校年级排名第三。是我这一生最好的成绩。我又找一位在我们学校实习的老师,分配到别的中学的王老师,王老师把我弄到了他工作的学校,我又开始了初三的学习,也就是又蹲了一年。那年开始学校就向蹲级生收费了,是每年65元,因为我的家境老师知道,就和我在这个学校的班主任说了,他们就想办法把这钱给我免了。直


日期:2010-9-12 17:13:00

  各位同修,可能因为字数太多,没有全部发表,才发现。把今天文章的后面部分的补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