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龙椅:穿越者的皇途迷局

作者: 辽北客

  自古三皇治世,五帝定伦,莫不依赖百官。杨竞在平定了高句丽和百济国以后,审时度势,在百官的拥立下称帝,国号大辽,年号天启,是为大辽天启帝。天启帝杨竞大肆封赏群臣,爵位就封出去50多个。颠沛流离五年的九皇子杨竞终于站稳了脚跟。
  杨竞称帝的消息送给二哥晋王杨华和三哥齐王杨战以后,两位大梁亲王倒是没说什么,本来山海关以东也准备送给自己的这个九弟,至于说在山海关以外,杨竞是称帝还是称神的,两位亲王根本不在乎。
  两位亲王的目标是长安城的那个位置,他们是想夺得永安帝的皇帝位置,这个过程中少不了杨竞的帮忙,所以也都对杨竞表示了祝贺。杨竞情商多高啊,对待晋王和齐王,都是自称弟弟,两位亲王也没法说什么。
  称帝后的杨竞在竭尽全力的消化新占领的高句丽和百济故地,国库几乎都快被消耗空了,一年后,得到了吴晋的报告,说是齐王和晋王暴毙。
  “什么,朕的二哥三哥暴毙了?”杨竞正在奉天殿看奏折,接到吴晋的报告,惊的一下。
  “回陛下,是的,晋王府和齐王府都传来的消息,晋王世子和齐王世子的亲笔书信已经送到了内务府。陛下还需节哀才是”吴晋说罢,就把手中的书信拿出,李德全赶紧接过来,小心翼翼的放在了杨竞的案前。
  杨竞平复了一下心绪,伸手打开书信,齐王和晋王在信中几乎说的都是三件事:一是后悔没听杨竞的提醒,忽视了大梁朝廷的影卫在自己身边安插的人手,以致导致被毒害。二是拜托杨竞照顾自己的家人,晋王和齐王都在信中言明,自己一旦薨逝,晋藩和齐藩是抵挡不住大梁朝廷的进攻的,希望杨竞看在兄弟一场的份上,照顾自己的家人。三是都是希望杨竞能够不要偏安一隅,起兵入关,长安城的那个位置就应该是杨竞的。

  “吾弟当为尧舜”杨竞看着晋王杨华信中最后的话,心里十分的不是滋味。
  “李德全,去把曾泰、钱峰、江水、何知远和秋华叫来”杨竞稳定了一下情绪,吩咐道。“长平,你就在这等着,我们议一议这个事情怎么处理”
  吴晋默然点头,坐在一旁不说话。
  少倾,曾泰、钱峰、江水、何知远和秋华也陆续来到了乾清宫冬暖阁,在杨竞的示意下,吴晋把情况向诸位介绍了一下。
  曾泰等人也知道杨竞和晋王、齐王的关系,都纷纷向杨竞行礼,“陛下节哀”
  杨竞摆一摆手,“江水,你们军情司事先就一点情报没有得到?”
  军情司是大辽最重要的情报部门,在关内也有众多分支,这次晋王和齐王被大梁朝廷的影卫暗害,军情司难辞其咎。
  杨竞手下有三个情报部门,一个负责对外军事情报的军情司,兼管军情司的就是江水;一个是负责内部保卫的政保司,政保司的主事是秋华。还有一个是面子上的情报部门锦衣卫,事实上锦衣卫已经成为杨竞的仪仗了,锦衣卫的都指挥使是投靠杨竞的何知远。
  当然了,杨竞还有一个最神秘的情报部门红线司,主事是杨竞的贴身太监李德全,红线司具体负责什么,谁都不知道,只有杨竞自己知道。甚至红线司的存在,都是绝密。
  江水脑袋上的汗一下就出来了,杨竞每年大把的钱仍在情报上,这么重大的事情没有事先预警,的确是说不过去,江水当即又跪了下来,“陛下,臣无能,军情司的确事前没有发现什么预兆”
  杨竞无奈的扶了扶额头,钱峰这个时候说话了,“陛下,臣以为,两位王爷既然已经薨逝,当务之急,还是要想想应对之策的好”
  其实钱峰这话没毛病,大梁一共有九个州81个郡,杨竞只是占据了关外的襄平郡,虽然后期杨竞通过对关外异族的用兵,人口和地盘极具扩大,但是大梁的精华地区,还是关内。

  晋王杨华占据了十几个郡,齐王杨战占据了十几个郡,目前来看,都要便宜大梁永安帝了。
  钱峰的话,也有为江水解围的意思,杨竞长叹了一口气,“都起来,说一说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
  “陛下,臣以为,晋藩和齐藩治下有接近三十个郡,一旦我们趁机夺下几个郡,对我们大辽的实力是有很大的提升的”枢密使曾泰是超级鹰牌,这个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抢地盘。
  “陛下,这两年我们持续对高句丽用兵,虽然获得到了高句丽全境半岛之地,但是国库也已经空虚了,如果此时与大梁全面开战,恐怕连军费也筹集不齐啊”内阁大学士、兼管户部的赵石立即说道。
  其实赵石也不是不眼馋关内的土地,但是这几年杨竞连年征战,几乎已经耗空了国库。特别是杨竞特别舍得在民生上投钱,百姓的生活水平是上去了,但是钱没了。
  没钱打什么仗。
  杨竞敲了敲大案,说道,“别扯远了,当务之急还是要把晋王世子、晋王后,齐王世子和齐王后接到襄平城来”
  群臣听杨竞这么说,也觉得杨竞安排的对。不用想,晋王和齐王被大梁朝廷毒杀以后,几位年幼的世子根本无力阻止朝廷的进攻,这个时候要想保住性命,还是到杨竞这里为好。
  “陛下,臣亲自去安排”兼管军情司的江水立即说道。
  这事本来也是军情司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江水说完就出去了。

  阳春三月,江淮大地已经见绿了。在金陵郡通往徐州郡的官道上,一个车队在急速的赶路着。车队由三辆马车组成,还有几十个骑兵护卫在左右。
  中间那辆马车里,坐着一个端庄的中年美妇,一身淡雅的宫装,不过眼角的眉头却是有些紧皱,眼角的皱纹显示出这个保养得当的中年妇女的真实年龄。
  这个中年女人正是齐王杨战的王妃赵姜。这赵姜本是大梁礼部原尚书赵尔封的嫡长女,22年前嫁给齐王杨战为正妃。齐王杨战和王妃赵姜感情很好,不过这些年子女却不多,两人就只有一子一女。儿子就是齐王世子,杨世斌;女儿是淮阴郡主杨世娟。
  按照大梁的制度,皇帝的儿子封亲王,梁帝原来有九个儿子,除了嫡长子立为太子,也就是现在的第二代梁帝永安帝以外,另外八个儿子封为晋王、辽王等八个亲王,杨竞就是老九,封为辽王,不过后来杨竞自己据守辽藩称帝了。
  皇帝的女儿封为公主,像杨秀宁是梁帝的小女儿,一开始就封为金城公主。后来杨秀宁为了躲避和亲,跑到了自己的九哥,也就是杨竞那里,杨竞表奏杨秀宁为凤凰公主,后来杨竞在辽藩称帝以后,又进封为凤凰长公主。
  亲王的儿子嫡长子一般封为王世子,一般用来继承亲王之位,其余的儿子封为郡王,女儿封为郡主。
  齐王杨战是有三子和4女,不过杨战被毒杀后,齐王后赵姜只带着世子杨世斌和女儿杨世娟逃走,齐王另外的子女是一个也没有带,毕竟那些子女都是齐王的妾室所生。

  赵姜巴不得齐王妾室所生的子女死绝呢,所以逃走的时候又怎么会带上他们?虽然齐藩现在已经是风雨飘摇的状态了,但是齐王妃赵姜的宫斗思路是一点也没有变化。
  “世斌,让军士们休整一下吧”齐王妃赵姜对车厢外的齐王世子杨世斌轻轻的说。
  “原地休整半个时辰”杨世斌听见自己的母妃吩咐休息,立即大声下令道。
  得了令的几十名护军纷纷下马,席地而坐,拿出身上的干粮吃了起来。杨世斌也拿出水壶,上了马车,“母妃,您也喝口水吧”
  赵姜有些宠溺的看着杨世斌,“斌儿,咱们还有多久能到襄平?”
  “回母妃的话,如果没有遇见什么麻烦的话,昼夜兼程还得25天”杨世斌立即回答道。然后又悄悄看了看自己母亲的脸色,有些犹豫的说,“母妃,真的不带上三弟、五妹和六妹吗?”
  “哼,这次你父王暴毙,报丧的人还没到长安呢,永安帝倒是来旨意了,直接封你二弟为齐王”赵姜咬牙切齿的说道,“你是嫡长子,又是齐王世子,不立你为齐王,反而立你二弟为齐王,你说朝廷是什么意思?”
  杨世斌沉默了,他很聪明,自从自己父王暴毙,自己调动不了齐藩军队的时候,就什么都明白了。齐藩三十多万大军,自己竟然调动不了一兵一卒,意味着什么还需要说吗?
  “休息休息赶路吧,争取早日赶到襄平去,现在只有你九叔能保住我们母子性命了”赵姜叹了一口气说道。
  与此同时,金陵城齐王府,已故齐王的二儿子,现任齐王杨世武则在大发雷霆,“一群废物,你们怎么能让杨世斌跑出去?还不分多路人马快速去追?”
  “是,殿下”底下众将领领命而去。
  而在逶迤的太行山路中,晋王妃和晋王世子面临同样的困难,晋王杨华的三儿子也早就投靠了朝廷,成了新的晋王。不过好在晋王府长史刘静和晋阳郡太守狄英没有背叛晋王,两人组织起一支一千余人的骑兵,护送晋王的家眷前往襄平。
  他们都知道,晋王一死,没有人能守住晋藩这几十个郡的地盘了。

  且不说晋王和齐王的家眷如何逃命,但说大辽兵部左侍郎、领军情司主事、松江侯江水来到了军情司大堂,立即布置接应晋王和齐王家眷的事宜。
  “传令军情司晋阳千户所、北平千户所,不惜一切代价接应晋王家眷,由员外郎刘猛统一指挥;传令军情司徐州千户所、济阳千户所,不惜一切代价接应齐王家眷;由郎中李泰统一指挥。柳主事,你负责居中调度”江水面色阴沉的说道。
  “属下领命”被点到名的官员立即出列答应下来,但是并没有动,只是齐齐看向柳依。
  “没听见江侯的吩咐吗?还不快去”军情司主事柳依对手下的反应很是满意,不过脸上没有露出来,直接下令道。
  “是”听见柳依说话了,军情司各官员才开始行动。
  军情司是正五品的建制,一把手是军情司主事阜新伯柳依,正五品,只不过现在由江水兼管军情司。情报部门向来品级不高,自古使然,这也是为了杨竞为了提高江水的级别,给江水挂了兵部左侍郎的加衔,也就是从二品。
  主事下面有两个郎中,为从五品,这算是主事的副手吧,一个管情报、一个管行动,这个李泰就是管行动的郎中。郎中下面就是各个处了,每个处的一把手就是员外郎,正六品。
  处下面还设科,科的一把手叫指挥千户,正七品。
  “哼,柳伯爷,你加强调度吧”江水心里不满,但又不好表现出来,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恭送大人”柳依也是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按理说,江水是侯爵,还是从二品的兵部左侍郎,级别上要比柳依高。毕竟柳依只是伯爵,还是突厥人,还是一个女人。(大辽爵位分为三等,公、侯、伯,公爵位同正一品;侯爵位同正二品;伯爵位同正四品。但是这三个爵位可以世袭罔替)。
  但是坊间都传言柳依和杨竞不清不楚的,在杨竞还是辽王的时候,就主动钻过杨竞的帐篷,所以江水也不好多说什么。
  就在江水离开的时候,在襄平城乾清宫的杨竞和在长安城奉天殿的永安帝,也开始调兵遣将布置了。

  长安城奉天殿,永安帝杨勇应该是继位以来最开心的一天了,被永安帝视为心腹大患的晋王和齐王,就这么烟消云散了。
  “臣等恭贺陛下克复两藩”赵国公、户部尚书萧炎,英国公,兵部尚书李奇等人纷纷向永安帝行礼称贺。
  “众位爱卿请起”永安帝满脸春风的笑着说。
  也难怪永安帝高兴,自从先帝驾崩,他继位以来,晋王杨华、齐王杨战和辽王杨竞公开反叛了,辽王杨竞占据了襄平郡,然后以襄平郡为基础,攻灭了奴真、高句丽和百济,拓地几千里,甚至直接出兵占据了朝廷重镇山海关。大梁朝廷几次出兵讨伐都没有成功。
  晋王杨华则是占据了三晋大地,派兵守住黄河渡口,与朝廷对峙,后来更是和齐王联手占据了燕藩所在的幽州之地,地盘扩大到9个郡。
  齐王杨战更是夸张,除了和晋王瓜分了幽州之地,还直接率兵南下,攻占了徐州郡、金陵郡等地,地盘扩大到了13个各郡,连同辽阳杨竞占据的襄平郡,三个藩王直接占领了23个郡。要知道大梁国总共才81个郡。
  也就是说,在永安帝由太子登基以后,已经失去了四分之一的国土了。永安帝几次组织征讨,都大败而归。后来采取赵国公,户部尚书萧炎的计策,采取毒杀晋/齐二王,扶植晋王三子和齐王二子为新的晋王和齐王,这才算是获得了胜利的曙光。
  “众位,现在高兴还有些太早,我们必须快速的接收晋藩和齐藩故地”永安帝压了压手吩咐道。
  “陛下所言极是,请陛下速作决断”赵国公 户部尚书萧炎立即说道。
  永安帝点点头,然后看向兵部尚书李奇,问道,“英国公,你有何见解?”
  英国公 兵部尚书李奇是大梁最能打的将军了,在军事问题上,也最有发言权,所以永安帝想问问李奇的意见。
  “陛下,臣以为,当采取先北后南 的策略”李奇出班说道。
  “哦?爱卿详细说说”永安帝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
  李奇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说到,“陛下,由于晋王和齐王薨逝,新立的二王归顺朝廷,事实上,两藩之地的防备力量已经很弱了。朝廷需要防备的是辽王趁机入关,夺取晋藩和齐藩故地”
  “所以朝廷的主力应该快速的渡过黄河,赶到山海关一线,堵住辽军入关的通道。至于说齐藩故地,可以派一上将由武昌郡顺江而下,一举收复”李奇把自己的策略说了出来。
  “好”永安帝露出了笑容,“就按英国公说的办。传旨,李奇以兵部尚书身份授太原道/河北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右威卫10万大军出征,原晋藩军队,中州镇三万兵悉归你节制”
  “另外,在武昌编练楚军的原兵部尚书方谦升为中书省侍中,加江淮安抚使,率领新编练的楚军5万人和武昌镇3万兵顺长江南下,接管金陵郡/苏州郡等地,收编当地驻军”
  当年楚王被迁到长安,剩下的3万楚藩军队就被朝廷接手了,朝廷派时任兵部尚书方谦去武昌边练新军,这三年方谦一心扑在了军队边练上,在原来3万楚军的基础上,扩编了2万人,编制成了5万新军,战斗力还可以。这次永安帝就想用这5万新军,加上武昌镇原有的3万兵,共计8万大军去接收原来齐藩占据的金陵郡,苏州郡,潇湘郡诸地。
  “兵部左侍郎高邈加山东招讨使衔,率领驻守潼关的右威卫5万大军出定陶,接管济阳郡/徐州郡等诸郡,收编当地驻军”永安帝又下了最后一道旨意。
  永安帝相当于是让李奇率领13万大军和收编的晋军去堵辽军入关的通道。让方谦和高淼合计13万大军去接收齐藩的故地,这也是永安帝能派出的最多的力量了。
  这几年永安帝可以说的上是焦头烂额,天灾不断,藩王造反。好在是永安帝还有几把刷子,用了一些能臣,总算是把局面稳定下来了。
  现在永安帝的大梁国有长城边军10万,负责防备北方的突厥人。左右威卫大军各10万人,负责防守长安和潼关。还有天雄军3万骑兵,算是机动力量。
  另外还有正规军河西镇3万人,武昌镇3万人,云南镇3万,中州镇3万人,成都镇3万人,正规军满打满算也就48万人。
  其实原本大梁朝廷的军队将近70万人,但是随着晋王和齐王的造反,朝廷的赋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很难承担起繁重的军费了。
  要说永安帝也是雄才大略,这种情况下不仅没有扩军,反而精编了军队,减少了收入。也就是辽王杨竞是个穿越者,不然永安帝还真有可能统治住全国。
  永安帝在调兵遣将,杨竞也没有闲着,也在盘算着自己的力量。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永安帝那边正在研究怎么收编晋藩和齐藩的军队,抢占地盘的时候,杨竞也在召集文武大臣在皇宫西阁进行紧急军事会议。
  杨竞由辽王称帝以后,并没有扩建王府,只是把原来的辽王府改个名叫做皇宫,其余都没有变化。辽王府位于襄平城的中间,中轴线正对着千华山的主峰仙人台,是进了王府大门就是一个广场,广场北侧是王府的二道门,杨竞赐名千华门。
  千华门东侧是崇文殿,崇文殿东侧是东阁。千华门的西侧是宣武殿,宣武殿的西侧是西阁。东阁是翰林院办公的地方,兼职藏书。崇文殿是吏部、礼部、户部办公的地方,宣武殿是兵部、工部和刑部办公的地方,西阁则是枢密院办公的地方,兼职作战指挥室。

  西阁二楼大厅,一个硕大的沙盘摆放在大厅中间。沙盘上各地的山川形胜、兵力布置标注的明明白白,不仅有辽藩襄平郡的地形,更有大梁九州81郡的地形,甚至高句丽半岛、倭国、突厥的地形都有。
  杨竞穿越前是个文科生,革新技术什么的不擅长,但是地理学习的特别好,恰好这个时空的地理和他那个时代一样,所以他凭借着穿越前的记忆,制作了这个巨大的沙盘。
  杨竞穿着明黄色的帝王常服,端坐在巨大的沙盘边上,脑海里不知道就怎么突然冒出来那首词来。
  “一晌贪欢啊”杨竞长叹一声,穿越这几年来,自己从一个忙于逃命的皇子,已经成长为割据一方的帝王了,这个转变让杨竞不由得产生了很强的感叹。
  “陛下?”内阁首辅吴晋看杨竞只是低着头不说话,不由得轻轻的唤了杨竞一声。

  “无妨,长平,开始吧” 杨竞看了看这个从自己由长安城逃命的时候就跟着自己的左长史,现在已经是大辽的内阁首辅吴晋,像往常一样称呼吴晋的表字说道,吴晋字长平。
  “是陛下”吴晋知道杨竞这是让他主持御前会议了。
  “宋大人,就从您先开始吧”吴晋看向兵部尚书宋武说道。
  宋武点点头,开口说道,“陛下,众位大人,兵部先汇报一下军队的情况”
  “目前我们大辽共有辽东边军,辽西边军,辽南边军,辽北边军和辽中边军五支野战军,另有两个新编军团”宋武站在沙盘前,一边指着一边说道。
  “其中辽东边军驻在在安东县,负责霸江一带的防务;辽南边军驻在铁山县,负责沿海一带的防务;辽北边军驻在赤峰县,负责辽北长城一带的防务;辽西边军和辽中边军共同驻扎在山海关,负责防守山海关”
  “每支边军有6个旅,每个旅5000人,其中步兵旅4个,骑兵旅1个,炮兵旅1个,共计3万人。五支边军共计15万人”

  “另外,还有两支新编军团,每个军团两万人,都是纯步兵,现在驻在在平安道和乐浪道维持治安”宋武的语速不快,但是条理很是清楚的把辽藩正规军的数量和驻地说了出来。
  杨竞不知可否的点点头,吴晋见状,立即说道,“除了兵部管理的正规军,辽王府,哦不,陛下直属的亲军还有神策军3万人,长林军1万人,水师2万人”
  神策军,长林军和水师是杨竞自己养的,用的是杨竞王府的收入。五大边军和新编军团则是正常的税收供养,由兵部管理。
  杨竞的神策军有6个旅共3万人,1万重骑兵和2万重步兵,分别驻扎在襄平城的东大营和北大营,1万重骑兵是杨竞的机动兵力,2万重步兵则是负责驻守襄平城。
  吴晋的话刚说完,枢密院枢密使曾泰就立即出班奏道,“陛下,现在晋齐二王薨逝,正是入关的好时机啊,臣愿统兵入关,为大王争夺天下”

  曾泰是老臣了,他的心思很简单,长安城奉天殿那个位置就应该杨竞来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偏安一隅,做个名为皇帝,实为藩王的土皇帝。
  “陛下,万万不可啊,我大辽连年征战,国库已然空虚了,现在贸然兴兵,恐有伤国本啊”还没等杨竞说话,内阁三辅,户部尚书赵石立即出言反对。
  “赵阁老,现在是上天赐予的时机,如果这个时候不入关,一旦大梁朝廷收复了晋藩齐藩故地,实力大增,恐怕以后我们更难应对了” 兵部尚书宋武立即反驳道。
  赵石是内阁三辅,所以宋武称呼赵石为赵阁老。随着宋武的话音落地,在场的官员们也纷纷发言,绝大部分是要求出兵的,还有少数没有说话,没有说话的就是内阁首辅吴晋和礼部尚书余成。
  杨竞听着群臣们争吵,心里暗暗的叹了一口气,辽藩的官员们尝到了战争的甜头,现在有些刹不住车了。
  “你们接着议,朕有些乏了,先回去休息了”杨竞没有表态,只是站起来,挥了挥手就往外走。首领太监李德全赶紧跟着出去。
  “臣等恭送陛下”众臣不知道好端端的杨竞为啥突然走了,但是行礼恭送。
  走到西阁外,杨竞停住了脚步,“李德全,不回冬暖阁了,咱们去柳河行宫”

  李德全一愣,赶紧吩咐下去,一刻钟后,杨竞已经躺在了去往柳河行宫的马车车厢里。望着车厢外已经渐渐黑下来的天空,杨竞竟然有了一丝难得的平静,“这也算一晌贪欢了吧”杨竞苦笑着自言自语的说道。
  事缓则圆,凡事无法解决的时候,可以等一等,没准事情就得到了缓和。比如说在工作中,领导逼你做一件什么事,你不想做,你可以拖一拖,没准这个事情就拖黄了。
  杨竞现在就是这个打法,刚才的御前会议,他明显发现诸位臣工已经尝到了战争的甜头,开始推动辽藩的这个战争机器往战争的深渊滑去。
  和关内的战争是那么容易开打的?先不说发动对大梁的全面战争需要多少钱,需要死多少将士,问题就算是打赢了又如何呢?杨竞即使坐了长安城奉天殿那个位置又如何呢?大梁有几千万人口,基本上可以说是食不果腹,杨竞有没有扶贫的瘾。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9 yiduik.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